李成會的這一招說來容易,做起來實在比登天還難。要把已經使老的橫掃突然變成直刺,而且還要精準的命中這一處小小破綻,還得讓對手猝不及防,這其中凝聚了李成會畢生的功力。
高定邊大驚失色,急抬起左手來要擋開這一槍,李成會的槍尖直接插中了高定邊的肩甲內側,巨大的衝擊力將高定邊整個人刺得飛離了馬鞍!
贏了!李成會心中如此確認。一旦被他挑落馬下,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過再一槍就能結果他的性命了。
就在此時,李成會隻覺得胸口一冷,一柄長槍赫然刺進了自己的胸膛!
怎麼回事!李成會瞪大了眼睛再看時,才發現高定邊根本不是被挑落馬下,而是用右腳勾住馬鐙,然後順勢從馬的肚子下麵繞了半圈,然後單手刺出了這一槍!
高定邊的這一招並非是盧家槍法,而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歪招。自從他輸給李成會後就一直在琢磨著怎樣報仇,結果讓他想到了這一招蹬裏藏身單手出槍的招式。這一招險中求勝,可以說一擊不中就沒有活路,而且長槍的長度在馬腹之下反而成了累贅,因此必須單手持在槍身正中才不至於影響出槍,為此必須在近距離才能命中對手。後來隨著他武藝精進,王漢新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故意練成一招回手槍,在原本毫無破綻的左肩上造出一個破綻來,為的就是吸引對手到近距離來發動攻擊以便使出這一招來。可以說高定邊所有的一切,包括那一百多回合無懈可擊的招式全部是在為這一招服務的,隻有讓李成會這樣的對手無從下手,才能引發使用這一招的可能。盡管這期間費了百餘回合的周折,卻是高定邊所能選擇的最快的解決戰鬥的方式了。
李成會俯視著這個藏在馬腹下給予自己致命一擊的年輕人,此時他隻要一槍就可以把毫無還手之力的高定邊置於死地,可是他的手卻抬不起來。從軍幾十年這種無力感還是第一次,李成會不由得苦笑了一下,鮮血從喉嚨中翻滾而上,順著嘴角溢了出來。
“幹得不錯,年輕人。”李成會用盡最後的力氣說著,鮮血隨著他每一次開口不斷的翻滾而出:“老夫死不足惜,隻可憐高麗百姓......”
高定邊翻身坐回馬鞍,淡淡說道:“若是常都護健在,高麗早已滅亡,就不必再起如今的戰事了。如今這種局麵也是無奈之舉,在下也不想看到。老將軍放心,高麗降服之日,在下絕不會容許再有殘害平民的事情發生。”
李成會抬頭看了看夜空,仿佛那些已經去世的戰友們都在空中圍繞著自己,他的嘴角微微一歪,道:“但願你言出必行......”
說到這裏,李成會的頭慢慢垂了下去,整個人隨之失去平衡從馬上翻落。
老鷹口的伏擊戰因為李成會的落敗而結束,士氣大落的高麗騎兵很快便開始撤退,高定邊終於以傷亡三分之一的代價通過了老鷹口。
高麗最後一位宿將李成會以六十六歲高齡戰死於野熊嶺之役。這位傳奇英雄的死標誌著高麗軍隊全盛時期的結束,也給予高麗軍隊沉重的心理打擊,尤其是這支剛剛組建的騎兵部隊在首戰中就失去了指揮官,以至於在之後的戰場上這支騎兵隊的表現與這一戰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