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二 兩敗俱傷(2 / 2)

發生在公曆八零四年的這場艾普斯密頓之戰規模雖然不大,卻對亞基與帕爾契的戰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是李天昊第一次意識到了鷲斯的威脅,在戰後痛定思痛,召集了各位將領對於此戰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凡是參戰的將領一致認為,祭司軍論起實際戰鬥力並不比亞基正規軍強,在裝備上甚至還差了一截,可是他們高昂的士氣,狂熱的作戰精神,出色的組織紀律性賦予了這支部隊常人所不及的執行能力,從而能完成超越常識的戰術機動,由此使得第爾斯軍判斷連續失誤。

魏鬆則在仔細分析了這一戰以及鷲斯之前的指揮作戰案例後推斷鷲斯這個人思維十分縝密,行事非常謹慎,可是卻有過於傾向出奇製勝的毛病,在他與阿魯巴尼亞的作戰和本次作戰中都可以看出端倪。按照常理來說,以他的部隊的後勤狀況來看根本不可能發動大規模戰役,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結果出其不意的給了第爾斯軍一個沉重打擊。這種作戰如果不是獲得巨大成功的話,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絕路上去,幸而鷲斯在這次作戰的最後階段憑借著自己的縝密思維和謹慎的態度成功擺脫了覆滅的命運。

魏鬆認為,像鷲斯這樣的敵人固然十分可怕,因為他的行事往往不按常理,令人難以捉摸,不過卻並不值得因此畏懼。因為隻要能正確運用正統用兵術與之對抗,鷲斯的奇兵就無法真正取得大的戰果,些微的損失不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鷲斯隻要一次失誤就會導致萬劫不複的境地。也就是說先做到自己無懈可擊,然後再求尋機消滅鷲斯。

當然,要做到這一步是極其不容易的,第爾斯軍和帕爾契的聯軍目前對於亞基國而言並不占絕對優勢,因而要維持住這個無懈可擊是相當困難的。

為此李天昊不得不大幅度的改變了戰略部署:首先就是取消了當年對亞基的侵攻計劃,轉而著手搞好內政。這一戰中艾普斯密頓地區顯露了許多民生方麵的問題,宗教的問題導致有相當一部分居民是心甘情願的被祭司軍帶過了國境線,盡管損失的人口隻有數萬,卻暴露了新領地內的民心不穩現象。因此盡快改善民生設施,讓居民獲得實際利益就成了穩固新領地迫在眉睫的緊急事務。

其次是對於現有軍隊的整頓。經過一係列的變故,無論是帕爾契軍還是收編的亞基軍都暴露出不少問題,為了避免羅蘭西斯的悲劇再次發生,整頓軍隊也刻不容緩。

最後就是布教團的問題。由於之前布教團的行徑引發了眾多不滿,李天昊上書艾魯爾國王,在為此次作戰中損失了近六千護教軍請罪的同時也明確指出護教軍的行為超越了他們的權限,如果繼續下去必定會使得新領地內民心擾動,因此建議除布教團繼續傳播阿蒙神的教義之外,對護教軍進行改編,保留其中小部分作為布教團的安全護衛,其餘人等則投入到修建阿蒙神廟的勞作之中,否則將就地解散護教軍,將他們就地安置,以免生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