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五 邊境烽火(1 / 2)

既然突契人卷土重來,那麼劉龑和文武群臣自然要聚集在一起揣測這一次突契人入侵的主攻目標。

劉龑和所有文武大臣們都認為突契的主攻方向不外乎幽州和太原:如果阿比契力爾為了報去年的一箭之仇,那麼他必定會選中楊蓮鎮守的幽州;而如果他要響應韓可民一黨的企圖的話,那麼從太原一路南下就是首選。當然,也有極少數人認為他會取道西北方的靈州,豐州,麟州一線,不過這種意見並沒有多少人信服。因為靈州到麟州一帶是長安的北部大門,自本朝開國以來就對這一線的防禦極為重視,在這一片地區裏城池密布,要塞縱橫,各地之間互相馳援非常方便,而且戰備物資充足,武器精良,突契騎兵再強也不可能直接從這一地區南下,否則就會被絹之國切斷歸路形成關門打狗的態勢。而如果要突破這些密布的關隘再南下的話,突契至少得傷亡數萬人,這個損失是突契人承受不起的。

可是邊關發來的戰報卻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阿比契力爾的意圖,因為幾乎在同一時刻,東起遼東,西到靈州,蔓延數千裏的戰線上幾乎都出現了突契的軍隊。突契的軍隊雖強,可人口實在有限,如果在這麼長的戰線上都出現了敵軍的話,那就說明在任何一個方向的敵軍兵力都不強。這就引發了下一個問題,突契這種違反用兵常識的舉動,究竟是為了迷惑絹之國做的佯動呢,還是他真的隻是為了震懾一下絹之國?

如果是後者,那麼阿比契力爾未免也太小兒科了,這種做法根本是無法撼動劉龑與之展開全麵戰爭的決心的,可要是前者的話,那突契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裏呢?

在漫長的討論中,劉龑和群臣始終無法判定對方的目標所在,而從探聽來的情報看也沒有突契主攻方向的消息,因為阿比契力爾十路進兵,各部各自取道,究竟哪一股部隊才是主力連突契人自己都搞不明白,就更別提間諜了。

而實際上劉龑和群臣都猜錯了,這一次阿比契力爾真的沒有設定主攻方向。

阿比契力爾之所以會做出這種違反用兵常識的事情來,並不是因為他想借此在絹之國的邊境上耀武揚威,相反他有他自己的目的。

首先,雖然他縱兵在絹之國整個邊境上襲擾,但目標卻很明確,突契人絕不進行任何形勢上的攻城戰。這是突契人最不擅長的作戰方式,它隻會增加突契人的傷亡,卻很難有什麼真正的斬獲。因此阿比契力爾給各部下達的命令是隻針對絹之國防守薄弱的村鎮下手,在這些防禦力相對脆弱的地區,用優勢兵力迅速攻占後將一切值得掠奪的東西全部帶回草原,包括財寶,日用品,武器工具,還有女人,小孩,工匠。這些劫掠所得不但可以提振突契的士氣,還能加強國力,而且要做到這一點並不費力。

其次,由於羊燾的提醒,阿比契力爾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太後一黨的行為早就已經被劉龑察覺,那麼之前他最為倚重的情報網已經變得沒有價值了。而在與絹之國開戰前所布置下的情報網還是前任大汗伊迷迪時期安插下來的,那時候突契與絹之國還處於和平狀態,因此這些情報人員無論數量和質量都不能令人滿意。尤其是開戰以後,這些情報人員幾乎就沒有什麼建樹,隨著絹之國大力封鎖邊關,突契能獲得的情報越來越少,這樣的話阿比契力爾便無法根據情報下達正確的指令了。而要建立起一個高效的情報網,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為此阿比契力爾專門策動了這一次戰爭——將整個絹之國邊境犁地似的劫掠一遍,這樣會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失以及逃亡,就會給間諜們很好的生存空間,趁著這次的作戰行動,阿比契力爾將大量間諜安插進了絹之國境內,隨著這些人逐步遷徙滲透,一張全新的情報網就會很快成型,如果再加上重金買通和其他一些非常手段進行擴展的話,那麼就會有一張高效的情報網來為今後對絹之國的戰爭來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