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的到來改變了戰場的態勢,不過遺憾的是戰場態勢並沒有向有利於高麗軍的方麵轉變。
按理說李勇雖然中了常邈的埋伏而損失慘重,不過手邊的部隊好歹也保有一萬三千人以上的數量,可這些人理論上都是殘兵敗將,又經過了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其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更要命的是在這支部隊的後麵還緊緊跟著常邈和蘇成棟率領的大隊追兵。
不過李勇的突然到來還是多少給虎衛營造成了些許的混亂。薛伯仁立即命令後撤,敏銳的他不同於士兵們,他已經明白了李勇必定是敗退下來,其勢必定無法長久保持下去,而且敗逃的部隊反而有可能把盧炫那尚有戰意的部隊衝垮。可是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的虎衛營在對方崩潰之前沒有被對方擊潰,因此薛伯仁果斷下令後撤。這一後撤的命令同時造成了另一個後果,結果加快了高麗軍的崩潰速度。
造成這一結果的人就是王漢新。接到撤退命令時他正與高定邊一起對戰盧炫,兩人一刀一槍配合默契,把盧炫逼得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正在這個當口聽見撤退的命令,王漢新心裏是一百二十個不樂意,可是軍令難違,王漢新不敢不從。趁著高定邊逼開盧炫跳出圈外的功夫,王漢新偷偷摸出火銃朝盧炫就是一銃!
盧炫忽見眼前火光一閃心知不妙,危急關頭一側頭,隻覺得口中一熱,那鐵丸從口中射了進去,擊碎了門牙又從腮幫子穿了出去!強大的衝擊力差點把他的脖子折斷,盧炫幾乎不曾從馬上摔下去,好在他騎術精湛,死命夾住了馬腹才沒掉下去,疼得悶哼一聲,伏鞍而走。
盧炫這一走,高麗軍士氣頓時跌落穀底,原本被割裂的陣型還沒來得及重整又被李勇的敗兵一衝就更加混亂,此時常邈的追兵也已經趕到戰場,高麗軍越發亂了。薛伯仁也重整了陣型再次展開攻擊,這簡直就是給垂死的高麗軍最後一擊,終於高麗軍完全崩潰,四散逃命。常邈和薛伯仁兵合一處奮力追殺,高麗軍伏屍數十裏,沿途全是丟棄的兵器甲胄等物。常邈更不停留一路追擊,直到距離安州城不足百裏之地方才停了下來。
李勇好不容易在亂軍之中找到身負重傷的盧炫,兩人勉強收集了些殘兵敗將逃入安州城內。一進城就得到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壞消息是車正賢和何前炳兩將得知絹之國撤軍,當即率安州城內的部隊傾巢而出直撲龜城而去,結果中了華猛和鍾合的埋伏,何前炳中箭身亡,車正賢也受了箭傷,所部差點被全殲。好消息是危急時刻這支部隊得到了韓文的援軍救助,總算得以突圍而出。
最令他們倆吃驚的是安州城中布滿了高麗軍士兵,而坐在府衙正堂的竟然是高麗軍總帥李成會!
兩人見了李成會又驚又喜,急忙詢問緣故。原來自從常邈離開了白狼山,將指揮權交給老將何靈以後,李成會很快就感覺到了絹之國的進攻起了變化。盡管何靈仍然延續了常邈的進攻方案,可實戰指揮的細微差別還是沒能逃過李成會的眼睛。
不久之後又傳來一個消息更加證實了李成會的推測。原本以為敵將朱天順領兵兩萬攻略鹹鏡道,而實際朱天順率領的僅僅是五千疑兵。他們大造聲勢裝作大軍挺進,雖然沿途也占領了不少城池,可是他們的規模還是露出了馬腳。
有了這兩點以後李成會把韓文招來,向他說明了情況,正試圖說服韓文與他一起馳援西線的時候,絹之國的進攻突然開始變弱了下來,而根據偵查的報告說絹之國的灶數並沒有變化,顯然有撤軍的跡象。李成會由此判斷絹之國確有可能準備撤軍,但是更大可能是抽調兵力直撲西線去了,在這裏卻故意不減灶數來迷惑自己。因此李成會留下李猛駐守白狼山,自己帶著韓文領軍星夜趕奔西線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