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五 意圖(1 / 2)

退守白狼山的李成會再彙集了各地的戰報之後,心中升起了一絲陰雲。

原本他就對於自己被常邈的佯動欺騙,放棄了阻擊薛伯仁選擇退守白狼山懊悔不已,如今看到各地戰報以後將這些信息在地圖上加以標示以後問題就更加顯現出來了。

從戰場態勢來看,絹之國的進攻重點無疑是在平安道東線,也就是李成會扼守的白狼山這條戰略要道上。從這裏既可以南下攻擊都城平壤,又可以西進和平安道西線的絹之國軍隊策應,還可以東進鹹鏡道,然後從那裏直插黃海道和江原道,這種做法正好可以避開高麗都城平壤北部的兩條天險河流清川江和大同江,進而從後方把高麗從中間切成了兩半,徹底截斷了高麗對南部地區的聯係。可是這一切有一個明顯的不合邏輯的地方,那就是強大的絹之國水軍在這種戰略布局之下將完全發揮不出效用。

常邈集結了如此巨大的一支水師難道會僅僅用它來渡過鴨綠江嗎?顯然派水師沿高麗西海岸南下攻擊高麗會更加方便,如果常邈不選擇這一有效的攻擊手段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是他隱藏了這個意圖,真正的目的其實在西線而非東線!

可現在這一切還隻是李成會的一個猜想,缺乏有力的證據來證明,盡管副將盧炫認為常邈的意圖就是這樣,可這一切卻遭到了韓文的強烈反對。

韓文是阿乙支一派的得力幹將,他被委派為國內城以南的防衛指揮本來就有監視李成會的意圖在裏麵,此次李成會對王命陽奉陰違,臨機決斷大出韓文的預料,雖然他沒有明說(畢竟李成會名義上是高麗軍的總指揮),卻在言語中露出對於李成會放棄國內城防禦的不滿。好在李猛怒斥了韓文無法堅守沿江防線導致總帥有被包圍的危險,竟然還敢對於總帥的行為表示不滿,把韓文的氣焰打壓了下去,可在關於常邈的進攻重點上,韓文極力反對李成會的判斷,認為白狼山才是絹之國的進攻重點,對方的目的就是讓李成會產生錯覺將兵力西調,這樣才是中了敵人的奸計。

對此李成會有些無可奈何,韓文之所以敢如此囂張,是因為其背後的靠山是阿乙支,或者說是國王崔文德。自己固然可以擺出總帥的威風逼迫他低頭,可現在絹之國已經侵入國內,此時將帥失和的消息無疑會嚴重挫傷原本就低落的士氣。更令人擔憂的是自己雖然是名義上的總帥,可實際能控製的士兵隻有從國內城帶出來的那些,白狼山上大部分的士兵是在韓文控製之下的。

正在李成會舉棋不定的時候,傳來了一個消息——他的長子李勇終於來到了白狼山。

李成會立即升帳讓李勇進來。李勇戰戰兢兢的挪著步走進了帥帳之中。

李成會一見他就眼中冒火,要知道當時委派他斷後就是為了保證全部的軍隊能夠渡過鴨綠江,可是李勇卻玩忽職守,關鍵時刻竟然不在崗位上,導致後衛部隊被薛伯仁擊潰,繼而威脅到了整支軍隊的後方。李成會沉著臉道:“李勇,你可知罪?”

李勇一聽急忙跪了下去,顫聲道:“小將知罪。”

李成會冷笑一聲:“你擅離職守導致陛下的軍隊枉死,若是你戰死沙場倒也罷了,竟然還腆著臉回來,本帥豈能容你!來人!推出去斬了!”

左右上來便綁,李勇忙道:“父帥明鑒!小將確實有罪,但確實事出有因,致使小將一時糊塗犯了大錯,請父帥饒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