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意思是一切成功的背後都有辛酸的磨煉。一個人隻有具有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成才。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稍許瀏覽一下曆史我們會發現,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取得了不同凡響的成就,都是與他們的勤奮學習分不開的。
現在的父母們望子成龍的心情太過急切,常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忘記培養孩子一些決定他們命運的精神。對於男孩而言,不具有勤奮的精神,是難以在學業上有所成就的。
作為父母,要用正確的、合理的方法培養男孩勤奮好學的精神,激發他的鬥智,讓他通過自我努力、自我教育形成一生用之不絕的動力。
那麼,父母怎樣培養男孩勤奮學習的精神呢?
1.通過勞動促使男孩變得勤奮
勤奮不僅表現在學習上,更表現在工作和勞動上。當男孩走上社會後,他的勤奮就直接表現在工作中。因此,父母要有從小就通過勞動來培養男孩勤奮工作的精神。
首先,父母要樹立勤奮工作的榜樣。許多時候,父母會做一些艱辛的工作,例如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地從事體力勞動,做一些又髒又累的活等。如果父母咬緊牙關,認真地去做這些事,男孩也會學到父母的這種勤奮。
其次,告訴男孩要零花錢就得通過自己的勞動去掙,如果男孩想要更多的零花錢,他就得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幹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男孩懂得,隻有努力幹活才可以有收獲,懶惰的人是什麼也得不到的。這樣,等孩子長大後,他就能夠勤奮地工作了。
男孩在日常生活中很勤奮,那麼,在學習上,他也會變得勤奮的。
2.讓男孩有替父母分憂的孝心與責任感
經受過一番勤奮刻苦磨礪的人,一定是一個已經具備責任心的人。責任,不但是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關心自己的人負責。當男孩懂得了父母掙錢不易的時候,他就會想:我一定要爭口氣,讓我的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這個目標,他會更加勤奮刻苦地去學習,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因此,讓男孩有替父母分憂的孝心與責任感,往往會成為激勵男孩去努力奮鬥的一種動力。
3.勞逸結合,不煩不膩
勞逸結合的辦事效率,遠遠高於死纏爛磨的辦事效率,其中的原因就是能使人保持著對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在男孩做功課時,父母要讓男孩充分注意休息時間,讓他舒展一下筋骨,放鬆一下精神狀態。告訴男孩,不要長久地磨時間去學習,那樣既達不到學習的目的,也容易使自己產生膩煩心理。所以,在教育男孩的過程中,父母要根據男孩的精神狀況,讓他進行適當的休息或調整。
4.對男孩循循善誘
不管是意誌和毅力,孩子總是不如成人。為了讓男孩養成勤奮的精神,父母不妨采用循循善誘的辦法——就是有步驟地引導男孩去學習。循循善誘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要注意培養男孩在學習方麵的基本功,比如男孩要有一定的知識麵;二是要注意適時的教育,引導男孩勤奮學習,要抓住孩子有學習欲望的時候;三是要注意適量,孩子畢竟是孩子,不要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孩子,學習的內容不能越過男孩所能承受的範圍;四是父母的態度要平和,引導男孩勤奮學習應該懷有一種平常心,不要急於求成,否則隻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5.讓男孩多聽多接觸勤奮的事例
“天道酬勤”也好,“幾分耕耘,幾分收獲”也好,這些都說明了養成勤奮刻苦的重要性。
父母要經常給男孩一些激勵,比如古時“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精神與現代的學習環境做比較;在電視上所看到的奧運、亞運會或全國運動會上的金牌得主,他們訓練的刻苦、拚搏的頑強,以及不奪金牌誓不罷休的毅力,無一不是勤奮刻苦的真實寫照等等。讓男孩明白隻有勤奮刻苦才會成功。
父母還可以通過講一些名人勤奮好學的故事,讓男孩知道,隻要能克服艱苦條件而勤奮學習,都是可以取得成功的。父母要讓男孩知道,能夠克服艱苦條件而勤奮讀書,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崎嶇的奮鬥中能堅持下來,更需要一種毅力,但是隻要堅持下來,就能擁抱成功。
一個人若想成功其實並不太難,隻要他能夠勤奮地做人,勤奮地做事,勤奮地學習和積累。一個人勤奮的品質,就是他人生的資本。越勤奮的人機會就越多,財富就越多。
你會教男孩嗎
要想提高男孩的學習成績,培養男孩對學習的熱愛,對學習的勤奮精神,是重要的。事實上,男孩掌握知識的多與少,大部分取決於他的勤奮程度。一個再聰明的男孩,如果不勤奮學習,成績也不會好到那裏去;一個不聰明的男孩,隻要有足夠的勤奮精神,學習成績也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