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港灣。這個港灣地方不大,但是卻有著父親寬厚的情懷,母親慈愛的目光,她能容納孩子的成功與微笑,也能容納孩子的過失和眼淚。
故事1
我和愛人都是普通的工人,每個月的工資都少得可憐,女兒小珊從小便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經濟特別拮據的家庭中。我們成天為了花銷上的事愁眉苦臉。尤其是最近二年,小珊的爸爸下崗了,家裏的經濟條件更是入不敷出。這樣環境,便使小珊從小就形成了一種內向、孤僻的性格。
因為諸多的事情,我和他爸經常產生爭吵。可我不知道,每次我們一爭吵,小珊就會感到膽戰心驚,並時時有一種離家出走的念頭,希望自己哪一天能走出這個家門,再也不用聽我們揪心的爭吵了。
今年4月,小珊期中考試考砸了,他爸知道後,便一個勁地責罵她:你平時都幹什麼去了?成績這麼差!讀書這麼不用心,還不如別讀算了。當時小珊的眼淚就像豆珠似的“滾滾”而下。
我也知道小珊心裏非常難過,但是他爸就是這樣一個火爆的脾氣,攔都攔不住。當天下午,小珊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沒有踏出半步,我想也許她想冷靜一下,也便沒有在意。等我下班回家後,卻發現她不見了,桌上留下一封信。看過信後,我才知道,小珊無法忍受的是我們的責罵,覺得我們太不理解她。她說她覺得讀書無望,而家中又無法容納她,便毅然而然地選擇了離家出走。
故事2
女兒出生之後,我便和老公商量著要把教育她作為一件大事來認真對待,除了生活上外,更要注重心理上的教育。
我和女兒的關係非常好,她經常要我陪她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陪她入睡。可是我上班後,比較忙,比較累,大多數都沒做到,我愧疚不已。有一天晚上,女兒跑進我的臥室,對我說:“媽媽,我求求您了,陪我睡會吧!”“好!”我答應著躺在了她身邊,摟著她。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決定陪女兒到海灘去玩。我們玩球、玩海藻,做一切在海灘上能做的事。一天下來,我已精疲力盡,女兒也累了,但是非常快樂。
其實,孩子的心是最不容易滿足的,也是最容易滿足的。隻要你能給她一個和睦的家庭,給她與理解、關心與疼愛,多陪伴她,滿足她的合理願望,她小小的心就會歡呼雀躍。
打造心經
1.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港灣。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這個港灣地方不大,但是卻有著父親寬厚的情懷,母親慈愛的目光,她能容納孩子的成功與微笑,也能容納孩子的過失和眼淚。
許多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發現孩子的離走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關係和諧的孩子,離家出走的比例最低。父母關係不和的孩子,離家出走的機率就大。
可想而知,在一個吵吵鬧鬧的家庭中,父母的關係尚且劍拔弩張,身處其中的孩子自然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愛,更別說成為孩子的港灣了。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了苦惱無處訴說,有了疑難無法解答。著鍾情況下如果做父母的對他們更嚴厲一些,極有可能促使孩子離家出走。
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其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低。一旦在外麵遭受了挫折,或是考試考砸了,便覺得無法忍受。他們悄然離家前的那一刹那,耳邊響起的是父母的爭吵,以及父母平時對他的責罵。就在這種陰影的驅使下,他們覺得回家後,等待他們的不是溫暖,而是責罵,不是關懷,而是吵鬧。
為了逃避這種責罵,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離家出走。可是,由於他們的離家出走往往是盲目的,也是衝動的。既不知道去哪裏,也不知道應該怎樣生存,所以上當受騙的事比比皆時。
據報道,河北巨鹿縣王虎寨鎮有個初中男生,因考試成績差,不敢回家,浪跡街頭,結果被壞人以招工為名騙到鄉下一個“地下血庫”,和其他幾個孩子天天被逼去抽血。數日後,幾個孩子麵黃肌瘦,十分虛弱。幸好其中一個孩子逃出來,叫大人來,才得救。出來時,幾個孩子已奄奄一息。那些在冷漠中長大的孩子,大多在心靈上、肉體上受到極大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往往是難以補救的。
由此可見,要做好父母,給予孩子的,不能永遠隻是指責,而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更多的愛心,好好地嗬護與孩子之間這份珍貴的情感,讓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溫暖,給孩子一個心靈的港灣。
2.管束不應太過嚴格。
為了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父母對孩子實施一定的管束是十分必要的。但要做到管之有方,管之得法,管之有度。父母管理孩子絕不是越嚴越好,越苛刻越好,要放與管相宜。正如幼苗需要自由的空氣和燦爛的陽光一樣,否則,再好的苗子也不能吐露芬芳,再聰明的孩子也不能健康成長。
教子箴言
中國有句古訓叫做“嚴師出高徒”。這句古訓本身並沒有錯,但很多父母在理解和運用時過了頭,不僅傷害了孩子,有的甚至毀了自己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