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遠航利器(1 / 2)

這次遠航洪濤把泊珠留在了家裏,隻帶著卡爾和泊蛟走了,船小裝不下太多人的補給。萬一出了問題,自己和卡爾都是外鄉人,死了也就死了,泊蛟是泊小二硬塞上來的,他說他有兩個兒子,泊蛟沒了還有泊魚,不怕。既然他們都這麼有冒險精神,洪濤也抱著鼓勵的態度同意了。探索大海嘛,哪兒有不死人的,如果混大海的疍家人連這點膽子都沒有,那也就別混了。

出行前,洪濤做了兩件事兒,一件就是把船上攜帶的淡水全部用陶甕燒開,然後灌倒裝鯨油的那種小口壇子裏,封好壇口之後用鯨魚皮和燒過的貝殼粉密封。凡是壇口內凹的,就是密封成功,可以帶上船,凡是壇口平整的,就說明漏氣了,要重新灌熱水重新密封。

海上的食物好解決,帶著生米就可以,鹹魚、幹海菜疍家人有的是,不愁吃,但愁喝。淡水這個玩意,老裝在一個容器裏,溫度再一高,兩天之後就會開始變質,時間再長一點就有味道了。雖然喝了也不會馬上死,但對身體沒什麼好處,萬一在海上鬧了痢疾,那可真沒什麼辦法好想,說不定就拉脫水死了。洪濤這個辦法雖然也不能說保存太久,但總比不處理的強,估計堅持個一周左右應該沒問題。

第二件事就是跑到振州城裏唯一一家首飾店,讓店裏的金匠給他用成色最好的銀子打造了兩麵小銀鏡,鏡框四周還帶抓腳,上麵再固定上兩片已經磨得很薄很圓的天然水晶片,這就是兩麵鏡子了,反射效果還不錯,變形也不是太大。洪濤覺得自己短時間內是燒不出玻璃來了,更弄不出水銀鏡子,幹脆還是就地取材,由天然水晶和磨亮、磨平的銀鏡代替吧。隻要平整度足夠,就算稍微有點走形也沒關係。

除了小鏡子之外,金匠還用銅銀合金給他打造了一個小圓筒和兩個小銅盒。圓筒根據他的要求,分成了可以擰開的兩截,上麵的螺紋也是洪濤帶給這個時代的禮物。那位金匠千恩萬謝收下了洪濤這份專利饋贈,連工錢都不肯收,如果不是因為洪濤歲數太年輕,他都有心給洪濤跪下磕個頭。螺紋這個玩意的功能不用洪濤和他多說,憑借他多年擺弄這些金銀首飾的感覺,就知道是個很有用的技術,平白得了一門可以養家糊口的手藝,磕個頭不冤。

在這兩截圓筒裏各固定了一片磨製的薄厚不同的水晶片,前後改了好幾次才算最終定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望遠鏡,隻能小幅度的調節,倍數大概在四倍到六倍之間,太仔細的數字洪濤測算不出來。

小銅盒裏是洪濤利用磁石和縫衣針磨出來的磁針,並讓金匠把它固定在了銅盒底部,可以自由轉動,這就是簡單的指北針了。另外還有金匠用邊角料,在洪濤的指導下做成的一把圓規和一把直角尺。洪濤沒告訴金匠這是幹嘛用的,金匠也很懂規矩,不光一個字兒不問,還主動幫洪濤藏起來不讓別的人看到,直到把它們交到洪濤手上才算有了交待。

有了這幾樣東西,洪濤就能做出他的航海導航利器,六分儀了。六分儀的整體結構是個扇麵,準確說是圓的六分之一,在圓心上加一個可以活動的指針狀握臂,叫做活動臂。扇麵的圓弧上會有刻度,活動臂上有齒,與扇麵的齒咬合,由洪濤自己用鯨須和鯨骨雕刻而成。扇麵的兩邊固定上一麵小鏡子和一個望遠鏡,圓點附近再固定一麵鏡子和活動臂相連,基本就是一個完整的六分儀了。

圓點上的鏡子就是普通鏡子,叫做目標鏡;另一塊鏡子後麵隻有半塊銀板遮蔽,等於是一半鏡子一半透明,這是地平鏡;再加上一個望遠鏡,構成了一個三角形,這就是一架很不錯的六分儀了。

這個玩意怎麼用呢?首先你要有一定的幾何基礎,可以熟練使用三角函數公式。然後把眼睛對準望遠鏡,通過對麵那個一半透明、一半反射的鏡子,讓海平麵正好和透明那一半重合,再小範圍轉動活動臂,帶著遠點上的目標鏡尋找,找什麼呢,找太陽和你要觀察的星星位置。

當你看到目標鏡裏發射到半透明鏡上的太陽或者星星位置和海平麵重合了,ok,記下活動臂中心指示在扇麵上的準確刻度,這就是太陽與你這個位置上水平麵的夾角了。有了這個角度,就可以根據太陽赤緯度數來計算你所在位置的準確地球緯度了。

不過這個方式還有個小瑕疵,因為在船上使用的時候肯定有晃動,不能找準六分儀的水平。那咋辦呢?好辦,這時候你隻需要小幅度搖動六分儀,讓通過兩次反射之後看到的太陽圖像來回擺動,當太陽在鏡麵裏處於最低點的時候,那就是六分儀水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