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了小時候最喜愛的兒歌。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
“西天取經不容易,容易幹不成大業績。”
這首歌承載著我們童年太多的美好而歡樂的記憶。因此,我們用最真摯的感情唱著這首歌。
音樂,是宣泄情感的一種藝術手法。最富有感情的歌聲才能打動人。因此,我們希望用最深情的歌聲去啟迪他那顆萌芽心靈。
除此之外,我還喜歡常捧著一本書,通過知識的傳輸,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古語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他將來是一統天下之主,我必須為他奠定紮實的基礎,給予他最好的啟蒙教育。
於是,永福宮內每日都彌漫著我孜孜不倦的讀書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了知識後要按時複習,會非常高興。有朋友從遠方來,會非常快樂。別人不了解你,你也不生氣,就是好孩子了。”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遍: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了?答應了朋友的事是不是辦到了?老師教的知識有沒有複習?”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意思是:小孩子回到家裏要孝順阿瑪額娘,也要尊敬哥哥,做事要認真,說話要誠實。對任何人都要友好團結,特別要親近那些品行好的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孩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要學習他們好的方麵,還要檢查自己有沒有他們的缺點,有就馬上改掉。
“君子求諸己。意思是:好孩子會嚴格要求自己做好。”
我在《論語》裏挑選出了這些比較簡單而基本的道理,再用稚澀的語言解釋一番,日複一日、樂此不疲地向他進行教育,已達到強化的效果。所幸寶寶沒有叛逆,靜靜地聆聽我的教導。我欣慰地輕撫腹部。
雨晴在一旁看懂了我的心思,道:“怕是他聽悶了你的子曰詩雲,已經呼呼大睡了。”
我嗔罵道:“臭丫頭。”
雨晴不解道:“他將來是要當皇帝的,你為什麼不讀《三十六計》或《孫子兵法》,而要讀這些儒家之道呢?”
我輕笑道:“過猶而不及。他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智力去理解兵法的精髓。萬事不可操之過急,還是先教他為君之道以及做人的道理。若他還沒有完全理解為政之道便去學習為政之術,隻怕他會誤入歧途。”
在我為皇太極精心地培養接班人之時,皇太極也在精心地栽培他意中的接班人。他為了盡早把八阿哥的身子養好,讓禦膳房每日把人參、燕窩、鹿茸等各種珍貴補品往關雎宮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