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獨孤氏如願嫁情郎 宇文護逞威害忠良(1 / 3)

隋文帝

詞曰:

隔江煙雲鎖雄關,破碎山河,明月何時圓?永嘉舊事晉南遷,魂牽夢斷三百年。閑來握筆細評判,胭脂留痕,玉井作笑談。單於誠歸息烽煙,秦規隋製千古傳。

1、獨孤氏如願嫁情郎宇文護逞威害忠良

話說天下自三分歸晉之後,晉武帝司馬炎在位二十多年,天下無事,百姓安居樂業,史稱“太康繁榮”。不料傳其子晉惠帝,卻是一位少有的昏君,自此以後,統一的西晉王朝便內亂不止,外侮又生,勉強維持到永嘉年間(公元307—313),北方的匈奴貴族便大舉南侵,接連俘虜殺害了西晉兩個皇帝,北方半個中國開始大亂不止。匈奴等五個少數民族先後建立了十六個王朝,史稱“五胡十六國”,也謂“五胡亂中華”。逃到南方的西晉王室司馬睿,便在建康(古稱金陵)稱帝,史稱東晉。自此中國南北分裂。這一時期。中原混戰,南北征戰不斷。曆經了一百二十多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總算統一了北方,但幾十年後,北魏又因亂分為東魏和西魏。在南方的東晉也由宋所取代,一百多年間,南方經曆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而北方的東魏和西魏又分別為北齊和北周所取代,這就是中國分裂了三百年的南北朝時期。

且說建都在長安的西魏王朝,被北周取代之初,公元557年初春的一天,這天正是個黃道吉日,長安城內熱鬧非凡,大街上來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迎親人馬。一路上鼓樂喧天、笙管悅耳,迎親的隊伍是寶車挽紅綢,花轎八人抬,馬隊兩列,銅鈴叮叮。儀仗後麵,馬隊前麵的新郎十七八歲,騎在一匹棗紅馬上,相貌奇偉,雙眼炯炯有神,精光四射,一付威嚴的表情,使人望而生畏。但今日他可是春風滿麵,笑容可掬,加上頭上戴的金冠,身上穿的繡袍,胸前紅綢綰就的一朵大紅花,顯得不僅是威武,而且風流倜儻。真是,美哉,少年郎。這位新郎就是當朝大將軍隋國公楊忠的大公子楊堅。楊堅所迎娶的新娘叫獨孤伽羅,這時正值豆蔻年華。她是當朝大司馬柱國大將軍、衛國公獨孤信的小女兒。說起這位衛國公獨孤信可不簡單。他本是鮮卑族人,史書所載他“風宇高曠,獨秀生人,睿哲居宗,清猷映世。”獨孤信風度弘雅,且胸懷奇謀大略。不僅精於騎射,而且人長得非常英俊,再加上穿戴講究,在軍中被大家稱為“獨孤郎”。當初他在擔任秦州刺史時,有一次外出打獵忘了時間,回城時已經是日落時分,馬上就要關城門了。於是他放馬奔馳,頭上的帽子被風吹歪了也不知道。當時獨孤信正是青年時期,騎著駿馬、歪戴帽子,更顯得英俊灑脫,直引得路人頻頻回首看他。沒想到第二天早上,秦州城裏官吏士民凡戴帽者,都仰慕他的模樣,將帽子歪戴起來。可見獨孤信在當地士林百姓中所受到的敬慕。

獨孤信出身於武川鎮英豪之家,少年時便隨父從軍,後追隨北周太祖宇文泰入關,因屢建奇功被封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進爵衛國公。獨孤信共有六個兒子和七個女兒,兒子們都因為他的戰功在北周朝中為官,他的三個女兒竟然分別嫁給了三個皇帝,一家出了三個皇後,自古以來也是少有的。長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後,四女兒嫁給了柱國大將軍、唐國公李虎的兒子李昞,後來李虎去世,李昞承襲父爵,生了個兒子就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李淵稱帝後,追尊其父李昞為元皇帝,廟號世祖,其母獨孤氏追尊為元貞皇後。這雖是後話,但當時四女兒嫁給了柱國大將軍,唐國公家為媳,也夠榮寵了。今日小女兒獨孤伽羅,又嫁給了柱國大將軍、隋國公楊忠的兒子楊堅為妻,當然是門當戶對,榮耀無比的大喜事。而且在二十多年後,又順理成章的成了隋文帝楊堅的皇後。

這楊忠本是獨孤信的部下,二人一同追隨周太祖宇文泰。在當時天下紛爭的混戰之中,二人並肩戰鬥,患難與共,遂結成莫逆之交,成為宇文泰“八柱國、十二大將軍”,政治軍事集團中的核心人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年楊忠隨獨孤信進攻東魏的戰爭中,因戰敗,二人不得已一起逃奔南梁,輾轉數年後,兩人才奔還北周。在這此逃亡之中,兩人便以子女約為婚姻。回到長安後,兩家交好更加親密,子女之間自然也多有相見的機會。當少年楊堅在第一次見到被父輩們訂婚的獨孤伽羅之後,便為貌若天仙的伽羅小姐所傾倒。而伽羅小姐也被眼前這位氣宇軒昂、相貌堂堂的將門之子楊堅所吸引。二人兩情相悅,彼此暗自歡喜。少年楊堅因父親的功勳,十四歲時便步入了仕途,由一個功曹小官升為散騎常侍,車騎將軍,這當然全是靠父親楊忠的蔭庇。今日十七歲的楊堅春風得意,在浩蕩的迎親隊伍簇擁之下,去迎娶獨孤信最寵愛的小女兒獨孤伽羅為妻。這婚禮的隆重當然是可想而知的。那熱鬧的場麵轟動了長安城。一路上百姓們摩肩接踵,爭睹作為新郎的少年將軍楊堅的風采。

大司馬府前更是熱鬧非凡,朱紅大門兩邊彩燈高掛,大紅綢綰就的幾朵花結顫巍巍的懸在門額之上,使這高大威嚴的府門內外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大門兩側儀仗衛士、家人門客一個個是鮮衣靚帽,笑逐顏開。大司馬府大門洞開,從門外階上一直通到院內大堂之上,全是紅氈鋪地,鮮花夾道。在笙樂聲中,楊堅在大門外縱身下馬,身後麵的一頂八抬大花轎緩緩落地,後麵的幾頂四抬大轎也依次落下。迎親的人馬有序地分站在門外兩則。禮儀生已將楊堅引上台階。這時一位身著絳紅色袍服,頭戴插花紅氈帽,容光煥發,雙目睿智,身材魁梧的老人,已滿麵笑容的迎了出來。他那花白的胡須托著一張紅潤而略帶皺紋的臉龐,充滿了威武和堅強,使人一看便知是一位久經沙場,而且能征慣戰的老將軍。他就是北周宇文泰集團中的核心人物獨孤信。在他身後是一群追隨他多年的幕僚和門客。其中一位年輕的書生,緊跟在獨孤信身後。他麵目清俊,一雙明亮的眼中充滿了剛毅和智慧,正目不轉睛地望著從階下步入大門的新郎楊堅。他就是那位早為楊堅所熟知的高熲,字昭玄。高熲的父親名叫高賓,本是北齊渤海人氏,因胸有謀略而不能被北齊所用,所以便離開齊國來到北周,大司馬獨孤信引為門客幕僚,並賜姓獨孤氏。高熲少年明敏,博學多才,通曉經史,而且口才又好,十七歲就被齊王宇文憲用為記室。高熲也深得獨孤信的賞識,又加上父親高賓與獨孤信家的這一特殊關係,所以今日女兒出嫁,獨孤信特委派高熲以獨孤家親屬的身份去送親。

楊堅一看獨孤信迎了出來,便急忙搶步上前施子婿之禮,向獨孤信跪拜下去。獨孤信一把將楊堅扶起,哈哈大笑地說道:“今兒是堅兒的大喜日子,伽羅是我最小而又最寵愛的女兒,老夫看到你們如願成婚,也就了卻了你父與我多年的婚約。我真是高興極了。從今以後,你可要善待伽羅啊!”

楊堅朗聲說道:“我父多年隨嶽父大人南征北戰,一向對嶽父大人非常敬畏。今日嶽父大人將伽羅許配給小婿,那是我三生之幸。請嶽父大人把心放寬,我待伽羅亦如我父待您一般,不但要關愛倍加,而且要敬重萬分!”

獨孤信聽後,又是一陣大笑,說道:“小夫妻之間要的是恩愛。若是敬重過分,豈不是把小女嬌慣壞了。我隻願你們琴瑟和睦,白頭偕老就好。”說罷親手拉了楊堅步入大堂。禮賓生捧上酒來,翁婿二人對飲之後,楊堅在禮賓生的導引下,向獨孤信夫婦行了子婿後,禮賓生一聲高喊:“請小姐出閣!”

話音剛落,隻是眾侍女從堂後如眾星捧月一般,擁出了一位14歲的妙齡新娘。兩位相貌平平的侍女攙扶著一位身材窈窕,貌若天仙一般的獨孤伽羅。楊堅舉目望去,隻見她兩道細長的眉毛似冬天生出的翠柳,一雙明潔的眸子黑白分明,在微微翹起的眼睫下閃耀著剛強和孤傲的流光。嫩嫩的臉蛋似旱地生出的蓮花一般。嫣然淡笑,櫻口兩邊一雙淺淺的酒窩泛起了嬌豔如花般的美貌。楊堅心中暗想,伽羅真如古人常說的那樣,生就的沉玉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容。再加上今天身上所穿的紅裙繡襖和五彩霞帔,頭上所戴的絨花、金飾的鳳冠,真個是龍女出海,嫦娥下凡。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充滿了對伽羅小姐的讚羨。楊堅雖然早已與伽羅小姐相識,而且已被她的美貌所傾倒。可今日再一睹作為自己新娘的伽羅小姐,在眾侍女的簇擁中,可真是鳥中的鳳凰,百花中的牡丹。他為已成為自己妻子的伽羅而驕傲。而且是心酬誌滿,滿懷的愜意,一雙呆呆的目光隨伽羅在堂上的一舉一動而神馳飛揚。心中不禁想起了漢光武帝劉秀當年曾許下的願望:“作官當作執金吾,取妻當取陰麗華”的話來了。而如今十七歲的他,作官早已超過了執金吾,眼前的妻子伽羅也一定勝過陰麗華。正當他如癡如醉地遐想之時,隻聽禮儀生又一聲高喊:“送小姐上轎!”他這才如夢初醒,在眾人的引導下與新娘伽羅雙雙向獨孤信夫婦行了辭行大禮。伽羅在兩位貼身侍女的攙扶下,踏著紅氈緩步向大門外的花轎走去。大門外的炮聲連天炸響,鼓樂充耳。楊堅在恍恍惚惚中被眾人帶出了司馬府大門,在不知不覺中跨上了那匹頭上綰著大紅花的棗紅馬。在起轎聲中,大花轎將如天仙般的俏麗佳人伽羅小姐送入了楊府。從此她不僅伴隨著楊堅度過了四十多年恩恩愛愛的夫妻生活,而且在楊堅風風雨雨的仕途中,和主宰天下的宮廷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更為大隋王朝的建立乃至鞏固起到了一個曠世奇女子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