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航模班見聞
模友天地
作者:王培才
去年的一個周末,我和陳康生教練應趙文寬老師的邀請來到天津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參觀那裏的航模培訓班活動。執教的趙文寬老師屬天津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體育部,目前開設的培訓項目有航空模型、艦船模型、智能機器人以及武術、跆拳道、藝術體操等。
一進教室就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隨後,孩子們恢複了先前專心製作、裝配模型的狀態。有的用螺絲刀安裝舵機,有的用電烙鐵焊接線路,或用鋸子切割木塊製作構件,還有的孩子已裝配完模型,正興致濃厚地練習模擬飛行。孩子們一個個專注、認真的神態,讓我們看到了青少年航模活動的新希望。
我數了數,航模培訓班共有17名小學員,除了一名初中一年級的少年,其他的都是小學生,最小的才上小學二年級。這麼多不同年齡的孩子,理解力不同,卻須在同一老師的指導下每人製作裝配一架4通道無線電遙控模型滑翔機,可真是不容易。
隻見趙老師有條不紊地,分別到每個孩子跟前耐心指導不同進程的製作和裝配,讓我想起了自己幼年時的複式教學班。那時5個年級的孩子坐在同一個課堂裏,老師依次先教一年級讀書、再教二年級算術……而讓不同年齡的孩子都學會使用各種工具製作遙控模型飛機更是不容易,這可不是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就能完成的課堂教學。
那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竟能獨立安裝、調試模型的遙控接收機和舵機。作為一個年僅7歲的孩子,其動手動腦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培訓班裏有2個上三年級的孿生兄弟,他們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自己的航模小夥伴,非常有團隊精神。
孩子們在課堂上如饑似渴地學習新知識,教室外也聚集了接送學生的家長,我便與他們攀談起來。其中一位女士是重點中學的教師,她認為目前的教育走入了歧途:很多家長利用課餘時間拚命地給孩子補習各門學科知識,唯獨不考慮如何提高他們的課外知識和動手能力。她覺得,航模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應用中學習科學知識和技能,能彌補當前應試教育的不足。在中學裏凡有航模愛好的學生,其自學和思維能力都很強。有一位男士在無線電管理局工作,他說單位裏的技術骨幹很多都是模型愛好者。因為上四年級的兒子從小就特別喜歡飛機,因此讓孩子參加了航模培訓班。這些年輕的家長非常感激青少年活動中心創設了讓孩子們學習科學技術、增長動手動腦能力的活動基地。而且趙老師科技知識淵博、教學輔導耐心,能悉心引導孩子熱愛飛行的天性,多次被評為“最喜歡的好老師”。
在場一位藝術班的學生家長,得知我是學校裏的航模老師後問:“這麼小的孩子學遙控模型飛機,是不是有點拔苗助長?”我告訴大家,網上就有5歲男孩做遙控特技飛行的視頻,自己也曾見過9歲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遙控模型飛機特技飛行比賽。因為現在有專業廠家為航模愛好者加工生產模型飛機和遙控設備,所以孩子在航模培訓班裏主要學習裝配技術,不完全是手工製作。當講到40年前我就教過小學生用電子管、晶體管、電阻、電容的分立元件焊接製作無線電遙控設備時,家長們非常驚詫。
看到現在培訓班的優越條件,再回顧以前的艱苦環境,真是今昔非比了。以前即使是翼展3m以上的大型航模,也須學生親自動手、用木條和木片從零開始製作。如今很多廠商都推出了航模套材,即使DIY也可用機器加工零部件。家長總擔心航模類活動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但動手動腦能力,不正是通過實踐才能得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