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猶豫中,一個皮球從草坪上滾了過來。
蒲亦雯彎腰接住了皮球。
“小朋友,過來過來,姐姐向你打聽個事兒。”
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走了過來。
“小朋友,你知道卓瑪家住在那個樓裏?”蒲亦雯微笑著問道。
小男孩搖了搖頭。“不知道。”
蒲亦雯有些失望,但她知道問孩子是最安全的,是不會引起別人注意到的。就在這個小男孩即將轉身離開的瞬間,蒲亦雯突然想起卓瑪發的圖片下麵,有人稱她父親為旦增活佛,她趕緊招呼小男孩:“那旦增活佛家呢?”
“你說是佛爺家啊?就是那個樓。”小男孩抬起手指了一下。
蒲亦雯心中暗喜,但她依然不露聲色的問道:“咱們這個院子裏有幾個佛爺呀?”
現在的仁波切太多了,有個調侃的笑話,據說單是在北京的朝陽區,散養的仁波切就有10多萬,萬一這個小區住著好幾個呢?
“聽我阿媽說這裏隻住著一個佛爺,其他的不知道。”小男孩眨著眼睛說道。
蒲亦雯心中有數,她站起身來,向著小男孩指點的那幢別墅走去。
蒲亦雯漫不經心的走近了這棟第18號三層樓別墅。她走得非常緩慢,看似一個無所事事閑逛的人,一邊走著,茶色太陽鏡片後麵的眼睛在不停的觀察著房子以及四周的環境。
別墅前麵有個花園,圍著一道矮矮的木頭籬笆,裏麵種著茂密的格桑花。在這個季節裏,五顏六色的花兒開的爭奇鬥豔,一片絢爛。
一樓的窗戶上有防盜網,二樓的陽台被封閉,從外邊可以看到窗紗,三樓也是如此。如果直接攀爬,一旦有人路過,那將完全暴露在人麵前,無處藏身。
從那裏進去呢?
蒲亦雯的目光落在了與別墅相鄰的一顆蒼翠的巨大柳樹上。
這顯然是棵經曆的無數歲月的古樹,滄桑的如同老人一樣,但是依然枝繁葉茂。當初在修建別墅的時候,一定曾經引起過是否要砍伐掉它的爭議,卻最終幸免於難,被完好的保留了下來,以致這幢別墅因這棵樹的庇蔭而成為別墅群裏風水最好的房子。
蒲亦雯慢慢抬起頭,觀察著這顆大樹。
大樹距離別墅大概有十幾米,其中有一根胳膊粗細的樹枝伸向了別墅,比斜坡房頂高2米左右。
按理說樹木長成這樣對業主來說是存在安全隱患的,但是估計這個小區一向沒有發生過什麼失竊案件,這個隱患也就被人疏忽掉了,或者以前曾經修剪過樹枝,但是樹每年都在生長,也就再沒有人注意它了。
從樹上是進入這個別墅唯一可靠的方式。
此刻這幢別墅裏靜悄悄的,似乎沒有人在家。
蒲亦雯離開了這個小區。
一連兩個禮拜,幾乎每隔一天,她都在晚上的八點半到十點左右進入這個小區一次,每次隻逗留一個十幾分鍾,觀察完後立即離開。而且每次都換不同的衣服,搭配不同的發型。
這幢別墅裏隻住著女孩一個人。其中連著兩次,在晚上十點半前如果還不見亮燈,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女孩會在外邊過夜了。而每次隻要她在家,門口必然會停著一輛銀灰色的梅賽德斯奔馳SL型雙座跑車。
通過觀察女孩每天發在app上的圖片位置可以確定這一點。
不是徹夜在外邊狂歡,就是住在了朋友家裏。這種家庭條件的女孩有著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和朋友圈。
蒲亦雯這次工作做得足夠細致,而且她每天都多花兩個小時,鍛煉跳躍和攀爬能力。
今天八點鍾半她已經進入小區一次了,別墅門口沒有看見那輛跑車。
等晚上十點半再進去驗證一次,如果沒有什麼異樣,那麼今晚就可以行動了。
她坐在自己的polo車裏,靜靜的耐心等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