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作者:劉長銘
“千萬不要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活伴侶更重要”,這是我要強調的觀點。也就是說,在妻子的眼中,最重要的是丈夫;在丈夫的眼中,最重要的是妻子。同時,具有教育智慧的家長一定會讓孩子懂得,家裏最重要的成員不是他自己。這個觀點可能不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但這卻是我幾十年生活感悟和教育經驗之所得,是我的肺腑之言。
夫妻感情是構建家庭的基礎。夫妻感情瓦解,家庭教育就無從談起。家庭教育不僅是教孩子彈琴畫畫,學英文、學奧數。家庭教育本質上是生活教育,一個孩子長大後所具有的生活態度,主要決定於家庭,而非學校。我曾遇到過一個年輕人,早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他卻對此毫無興趣。在他看來,婚姻就是夫妻之間為雞毛蒜皮的瑣事而產生的永無休止的爭吵。我很惋惜不幸的成長經曆使他對生活的理解產生了扭曲。
長期以來,我們受著一種觀念的困擾,這就是“母以子為貴”。不僅如此,今天還要加上“父以子為貴”。我把這種觀念叫做“麵子文化”。我明顯地感到,有些家長非要讓孩子進某所學校,逼迫孩子學這學那,而完全不顧孩子的特點和意願,根源常在於麵子。在這種文化的驅使下,孩子往往成為家庭的中心,關係產生錯位。我曾目睹過許多由於錯位而釀成的悲劇:妻子(或丈夫)過度關注孩子,卻忽視了自己的伴侶。隨著感情的疏遠,更多的畸形的愛被灌注到孩子身上。而且越是感情疏遠。這種愛就越帶有專屬性和專製性,使孩子無法承受。於是,夫妻愈加疏遠,家庭愈加不合,子女愈加逆反,悲劇被一個循環接一個循環地複製,家庭最終成為一盤無法拯救的敗局。其實,孩子的幸福來自於他們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是父母外在的強迫。
我常問一些家長,你知道孩子最希望什麼嗎?這時的家長幾乎全是一臉茫然。吃穿不愁,一切欲望都能滿足,孩子還需要什麼?實在想不出來!其實,孩子最希望的是家庭的溫暖,是父母的相愛。一個夫妻相愛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在這樣的家庭裏,孩子才不會被夾在中間,看著父母的臉色行事,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左右逢源,他的情感品德和人格才會得到正常的發育。我相信,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也一定是堅強的,他會具有抵禦生活中各種風雨、挫折、不幸與苦難的力量。因為他們知道,家是安全的,家的關懷與包容,可以使一切創傷得到彌合,得到修複。所以,夫妻應當精心構築充滿彼此相愛的家,在這樣的家中,孩子自然會沐浴在幸福之中。
當前,很多父母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事業,他們認為這樣才能給孩子帶來幸福,但他們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當下的幸福。不要忘記,構築一個幸福的家庭,培養一個好的孩子,也是你事業的一部分。不論今生今世獲得什麼樣的地位、榮譽和財富,培養不好孩子,你的人生也是殘缺的、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