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視野
作者:蔡淩霄
我國陸地麵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個陸地大國,相信這一點大家都很了解。其實不為很多人知曉的是,我國還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和1.8萬多千米的海岸線,在世界軍艦日益發展壯大的今天,要保衛好這片“藍色國土”不被侵犯,一定要擁有能夠抵達現場、保衛海疆的大型軍艦——航母。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首艘航母“瓦良格”號問世了,不僅標誌著海軍現代化更進一步,也實現了幾代中國人想要擁有航母的夢想。
航母,你了解嗎?
航空母艦,人們通常會稱之為“浮動的海上機場”,是人類曆史上最具威脅的武器之一,也是軍事愛好者和富有想象力的我們最樂於談論的話題。今天,《科學啟蒙》小記者將帶你了解那遼闊海域中的龐然大物——航空母艦。
什麼是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簡稱“航母”“空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麵艦艇,可以供軍用飛機起飛和降落,它還是一個戰鬥群,一般由1艘旗艦、2艘防空巡洋艦、4~6艘防空反潛驅逐艦和1~2艘攻擊型核潛艇組成。
中國人的航母情結
中國人很早就有了航母夢。早在1928年底,時任中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的陳紹寬就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艦。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又提出:“必須大搞造船工業,大量造船,建設海上‘鐵路’,以便今後若幹年內,建設一支強大的海上戰鬥力量。”周恩來總理心中也有揮之不去的航母情結,曾說道:“看不到航空母艦,我是不甘心的啊!”長期以來,我國海軍曆屆領導對航母的發展也都關注有加。
航母仍將是“海上霸主”
西方強國建造和運用航母已近百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洗禮後,航空母艦一直雄踞“海上霸主”寶座,迄今尚未有一款兵器能從根本上撼動其地位。如今,各國航母依然在高速發展,美國海軍就將全力建造10艘“福特”級大型核動力航母,其他國家要麼發展已有航母,要麼躍躍欲試。由此可見,航空母艦在本世紀內將依然稱霸海上。
建造航母條件多
建造這種當今世界上最龐大、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兵器,肯定不像製造槍炮一樣簡單。那麼,建造航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科學啟蒙》小記者為此走訪了某海軍軍事基地,對相關研究人員進行了采訪。
小記者:航空母艦這麼龐大,肯定很複雜, ;我們該具備哪些關鍵技術呢?
研究員:航母是現代科技的結晶,是一個複雜的“巨係統”,需要的關鍵技術有很多,比如設計技術、艦機適配技術、艦載機技術、彈射技術、攔阻技術、武器技術、動力技術、鋼板製造與焊接技術以及其他配套的各種設施保障技術等。
小記者:哇,技術都需要這麼多,那建造一艘航母需要很長時間吧?
研究員:航母係統非常複雜,設計和建造又必須具有高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這使得其建造周期要比一般艦艇長。具體來講,航母從開工建造到建成下水,一般需要5~8年的時間。
小記者:建造這麼個大家夥,我們得花多少錢呢?
研究員:建造一艘航母通常是要花很多錢的,不過具體的費用,由於其噸位尺寸大小、配屬艦艇級別與數量、艦載機的種類和數量、裝載的武器裝備、材料的使用及建造工期等因素的不同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