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投宿縱談前日事 裙衩慧眼識少傑(2 / 3)

那天就有黃昏的時候,隻見坐北朝南一個小小的黑門八字牆,這門兒半開半掩。曹爺向前呼喚,裏麵答應:“是誰叫門?”衛秀才走將出來。曹爺一見,心中甚喜。說:“長兄別來未久,連小弟的聲音也不懂的了麼?”衛秀才叫聲:“哎呀,原來是賢弟到了!這些時想殺劣兄了!這邊姑娘想是令親妹妹,娘子快來迎接。請進,請進!”曹爺笑道:“這也是敝友,不敢勞動尊嫂。”說著,一同走進。衛秀才的娘子巫氏聽得呼喚,帶著十三歲的小姑迎至院中。見廠曹爺親熱,叔叔長兄弟短,彼此見禮,說:“這位娘子想是嬸嬸,請那屋裏坐,吃茶去。”公子滿麵通紅,甚覺不安。曹爺說:“嫂嫂、妹妹自請方便,這敝友因有急事,改妝避難,路從此過,看看兄嫂,借宿一夜,自此就要遠走高飛了。”巫氏聞言,與那小女子連忙退出。站在窗外,聽他們說些甚麼。

當下衛秀才就問:“此兄貴姓大名,所為何事?知心好友,請道其詳。”曹爺說:“若非好友,也不來此投宿了。”遂把從前之事,句句不留,盡情實告。秀才聽了,忽驚忽喜,點頭讚歎連聲,道:“賢弟為友這片俠心義膽,慢說今人不及,即上古之事亦所罕見,可敬,可敬!閑話少敘,二位賢弟想必餓了,娘子快些殺雞打餅,作些水飯,我到關中打酒買果,回來好與二位賢弟痛飲談心。”巫氏接言道:“那關裏的酒薄,不堪入口,莫如多走幾步,到城中天香館沽一瓶透瓶香來,與二位賢弟吃,豈不是好?”公子連忙攔阻道:“雞餅水飯,足可充饑,天色又黑,何必又勞衛兄貴步?不消買酒了。”曹爺說:“穿籬美菜,豈可無酒?愚兄三日無酒,便覺精神不爽。這些時冒險耽驚,何嚐得個痛飲,今與衛兄久別相會,如其無酒,何以敘離別之思?”衛秀才哈哈大笑道:“賢弟快人快語,待我前去便了。”說畢提了酒瓶,閉門出來。

剛要邁步,巫氏向前拉了一把,低低問道:“你往那裏去?”衛秀才說:“這倒可笑,你沒聽見麼?我買酒去。”巫氏說:“你每日自誇聰明,原來遇了事反糊塗了,全無深思遠慮。天天想發財,今日財送上門,你又不會使了。”衛秀才說:“那有什麼財發?”巫氏說:“你那日進城,回來說四門上都貼了仁和縣的告示,有能首報五鬆山逃犯凶手者,官給賞銀一百兩。如今他們現在這裏,何不借打酒為名,急急府縣前首告,解到仁和縣,就是白花花一百兩到手。”衛秀才聞言大怒,低聲喝道:“你這婦人好不賢良!想當初我遭事被仁和縣扣住,衣衫典盡,盤費皆無,看看成了乞丐,多虧曹賢弟萍水相逢,挺身出救,大鬧公堂,把談知縣問住,把我開釋出來。他又與我渾身換了新衣,贈銀三十兩,親身送我回家。那時你也十分歡喜,常說此段恩德,必得報答。今日為何反要害起他來?斷乎不可!你好好關上門作飯去罷!”說著,轉身要走.婦人冷笑了一聲,說:“我看你去,到了大禍臨身的時候,可不要後悔!”衛秀才止步回頭,問道:“我有什麼大禍?”巫氏說:“並不是我不賢良,凡事都有個輕重遲急,天下最恩愛者莫過夫妻,榮辱相關,禍福共之,你有見不到的去處,我自然提醒一二。這明是咱的悔氣到了,我說說你,還鹹哪淡的搶白,我怕送了身家?隻管去罷,去罷,我不說了!”衛秀才聽他說的利害,轉過身來說:“你到要說說,我聽聽有理,我便依你。”婦人說:“論理那姓曹的待咱情義可也不錯,怎麼還好去首告他?隻是他這一來,到不得不出首了。”衛秀才說:“卻是為何?”婦人說:“賞銀不賞銀的倒是小事,俗語說:鵲兒過還有個影兒。那隔壁子周大娘問我:“你們家馬嘶聲叫,是那裏的客呀?”幸虧我還有點伶機,用話支吾過去了。你想他們在此吃飯過夜,沒有個不透風的牆,好人少,壞人多,你又肯得罪人,再者誰不願現現成成發點那財?萬一先去首告了,不怕不幹連上尊駕?你秀才家知法犯法,革退了衣巾不算,隻怕還問個與犯同罪。此時咱不先下手,過後有人首告了他在你家過夜,非親即友,一定他要拿了你去作眼海捕。一日拿不著跟一日,一年拿不著跟十二個月,遇著閏月的年頭兒又多跑二十九天,那時就叫親媽,我那死婆婆不能扒出墓子來救你,看你怎好?”衛秀才見他說的話句句兒受聽,由不的悚然變色,一麵點著頭,哼哼道:“娘子高見,果然不錯。妻賢夫禍少,信然,信然!但隻一件,想他待我之情,心中有所不忍。”婦人道:“古人說的好,先為己而後為人,沒有舍著自己的身家為顧別人的。莫說是異姓的朋友,就是親弟親兄有了事還要各自顧各自的老婆孩子呢!那姓曹的你誇他是條好漢,我就說他是個傻子,把個好好的舉人弄去了,拋家失業,冒險耽驚,陪著個性命瞎鬧,不過落個義氣的虛名,我瞧著也算不了什麼。再者,凡事都有個合該,他們不往這裏投宿,不怕幹連上咱們,就有一千銀子的賞也不肯出去首告他,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了。”那秀才越聽越想,越覺有味,說:“好聖明奶奶,說的狠是,你帶進這酒瓶子去,我去出首便了。”才然要走,婦人說:“你且別忙。那姓曹的我聽說十分精壯,若在這裏來拿,動起手來,許多不便,遭塌了家夥也是錢。你如此這般,合作公的定下了計較,哄了他去,拿住就好了。那一個是一個書生,易如反掌。”衛秀才點頭遵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