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7 傑羅尼莫(1 / 2)

啪!啪!啪!啪!

全場浩浩蕩蕩的掌聲依舊在蒼穹底下久久盤旋回蕩著,“大千世界,永遠無法心想事成;要事為先,追逐自己應當所得。”發自內心的呼喊,正在釋放著無窮能量,即使藍禮已經停止演唱,他們依舊無法停止。

笑容,在嘴角綻放。

熱情,在眼底點燃。

然而,站在舞台正中央的藍禮卻已經做好了繼續的準備,雙手依舊高高舉起,但擊打的節奏卻正在加快,整個節奏明顯加快了一倍,從“啪!啪!啪!啪!”演變成為“啪啪!啪啪!”輕快而明亮的節奏如同氣浪一般蔓延開來,沉浸在亢奮狀態之中的觀眾們都跟著雀躍起來,節拍也紛紛跟著加快起來。

剛剛開始還有些參差不齊,似乎正在調整狀態;但漸漸地,觀眾們就找到了狂歡的密碼:

一邊擊打雙手,一邊跳躍起來,手掌與腳步完美契合在一起,連帶著腦袋也開始甩動,根本不需要旋律,僅僅隻有節拍就已經足夠,讓全場翩翩起舞,悄然氤氳起來的沙塵開始在現場彌漫張揚起來。

砰!砰!砰!

地麵傳來的隱隱震動讓所有觀眾都能夠找到最完美的節奏,然後,現場樂隊的旋律就輕快地介入進來。

蹬蹬蹬。蹬蹬蹬。

如同快馬一般的鼓點帶著歡快和愜意,電吉他和低音貝斯的聲音圍繞著鼓點奔騰著,那種跳躍的歡騰就緩緩滲透出來,沉浸在節奏之中的觀眾都忍不住歡快地大笑起來,就如同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孩童時期。

然後,藍禮的歌聲在耳邊響起:

“你能感受到嗎?回首往事,我們能夠堅持到底;如果我們跨越溝壑,我就能看到你,穿過瀑布的漫水簾。”

大珠珠落玉盤的歌詞在耳邊叮當作響——既然他們已經決定堅持自我,既然他們已經決定要事為先地追逐夢想,那麼現在就到了揚帆起航的時刻,翻越千山萬水、跨過江河湖海,尋找著沙漠彼岸的綠洲。

“當我迷失其中,是的,你緊握住我的手,但我甩開了。我也無法理解,你曾苦苦等候,當我不假思索地躍進那瀑布,就:

傑羅尼莫(Gerni)!”

189年,傑羅尼莫出生在當今墨西哥的西部,作為阿帕切印第安部落的領袖,他領導了當時印第安部落抗擊美國移民者的侵略。

傑羅尼莫對自然生存技能駕輕就熟,非常擅長使用槍支,並且機智勇敢,他多次率領部落與入侵者展開作戰。即使是在移民者之中也赫赫有名,他是一位公認的戰士,以勇敢機智文明,曾經率領三十五名戰士與五千名外來侵略的移民者周旋長達五個月之久,這位阿帕切首領在最後成為農場主之前,曾四次從敵人手中逃脫。

1886年,傑羅尼莫投降,從此再也沒有發生過印第安部落的大規模反抗運動。

1909年,在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之上,傑羅尼莫出席了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就任儀式,成為知名人士,至今為止,他依舊是印第安土著居民不屈精神的重要象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組織傘兵空降作戰,在傘兵組織跳傘的前一晚上,正好觀看了一部關於傑羅尼莫的電影。為了鼓舞士氣,他們商定:第二在跳躍之前,每個人都大喊一聲“傑羅尼莫(Gerni)”,為自己加油鼓勁。

在那之後,這就成為了美國空降部隊的一個傳統,象征著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他們都需要如同傑羅尼莫般勇敢而睿智。

現在,“傑羅尼莫”不僅僅用於跳傘,還用於各式各樣的極限運動,在正式挑戰之前,人們高喊一聲為自己鼓勁,然後勇敢地擁抱所有未知。

此時,藍禮就正在發起號召:

“喊,傑羅尼莫!”

“喊,傑羅尼莫!”

砰!啪!砰!啪!

幹淨利落的節奏搭配朗朗上口的歌詞,根本不需要花費任何氣力,就能夠在印第奧沙漠現場引爆回應。

“喊!”

“傑羅尼莫!”

“喊!”

“傑羅尼莫!”

藍禮呼喊,觀眾回應。一來一往之間的激/情就這樣澎湃釋放出來,全場觀眾就這樣搖頭晃腦地進入狂歡模式。

密集鼓點結束,在全場躁動熱浪之中,藍禮輕聲歌唱到,“你能夠感受到我的愛嗎?”

然後現場負責伴唱的歌手們就齊聲回答到,“狂轟亂炸!狂轟亂炸!狂轟亂炸!”

全場,沸騰!

群魔,亂舞!

沒有人能夠例外。

“我們埋頭前衝,我們風馳電掣,足以粉身碎骨,但一切隨風而逝,我們能夠縱身一躍,穿過瀑布的漫水簾。”

停頓!

安靜!

藍禮緊握著話筒,目光明亮地注視著全場觀眾,那黑壓壓的人群全部都保持著靜止狀態,似乎正在等待著,等待著發號施令的時刻,汩汩沸騰的情緒就這樣壓縮、再壓縮、又壓縮,越是安靜就越是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