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澤字營遇伏(上)(1 / 2)

????1854年,即鹹豐四年。如果喜歡本小說,請推薦給您的朋友,記住我們的網址www.jlgcyy.com

????早春的一天上午,碧空如洗,涼風習習。雖然剛剛踏進春天,天地卻已生機盎然,遠近滿眼都是綠色。一個一個的山峰連綿成片,彎彎曲曲的小河和大路蜿蜒於山峰之間。剛剛綻出春色不久的草木的芬芳,沁透在了清冷怡人的空氣裏,暖洋洋的陽光灑在身上,這樣的不冷不熱的天氣真是愜意。

????一條山腳下的大路上,一支近五百人的清軍正在行進中。他們頭上纏著藍色布帶,身上還穿著冬天的棉軍衣,軍衣前襟上寫著白底黑字的“兵”字,背後則是白底黑字的“湘”字,滿身征塵的他們依然算精神抖擻。這隻軍隊是曾國藩曾大帥的兒子曾紀澤率領的,奉命開往南昌城集結的“澤字營”。

????“澤字營”多數為湖南鄉間愛好習武的青年後生組成,什長、哨長更為一些沙場老兵擔任,雖然組建時間不久,卻建功心切士氣高昂。自古湖南民風凶頑刁悍,吃苦耐勞,有無湘不成軍之說,湘軍自然也是最敢戰善戰之師。

????“澤字營”分四哨,都為步兵。每哨八十人,歸一個哨長帶領;每一哨呢,又分八隊,每隊十人,歸什長帶領;餘下的一百多人為親兵,是“澤字營”統領曾紀澤的直屬。“澤字營”分工明確,每哨都分別裝備火槍,短刀、藤牌、長矛;統領曾紀澤的親兵則一半裝備火槍,另一半為持短刀藤牌的刀兵。隊伍中間趕著幾輛騾馬大車,車上拉著糧草、帳篷,器械等輜重。

????年紀剛剛滿二十歲的統領,曾國藩大公子曾紀澤,正走在隊伍中間和副統領議事。副統領名叫胡奮,年齡略長曾紀澤幾歲,但也是大有來頭,他父親就是湘軍的另一個著名首領胡林翼。“胡兄,再派些斥候,我們現在已經離南昌城不遠了。”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曾紀澤對身旁的胡奮說道。

????“是!大人。”略微落後於曾紀澤馬頭的胡奮答道。雖然年歲同樣不大,但是他比起曾紀澤的意氣風發來講,胡奮就老成持重的多。二人之前一起共事帶兵、練兵,胡奮從來都是恪守禮法,任何事情做的都很有分寸,從不違背曾紀澤的意思。這些總讓曾紀澤感覺胡奮不像個武人,更應該去官場裏混,像今天並轡而行的這點兒事,胡奮都這樣的謹小慎微。和性格更不相稱的偏偏就是,城府深的胡奮黑不溜秋,身材粗大,一臉絡腮胡子;反過來一臉文弱書卷氣的曾紀澤豪爽、霸氣、有點鋒芒畢露。

????胡奮在馬上扭回身衝身後的傳令兵命令道:“派兩名斥候,登高去打探,看看長毛有沒有埋伏。”一會兒工夫,接到命令的兩名斥候,快馬馳出隊伍,上了山坡往遠哨探去了。

????“胡兄,你我二人這次趕到南昌城,和父親大人彙合,之後就可以上陣報效國家了啊。”曾紀澤一談到上戰場殺敵,還有些憧憬和興奮。

????“胡某願意追隨大人,效犬馬之勞!”

????“希望能早日蕩平長毛反賊,還百姓以清平日子。”

????“大人說的是!”

????曾紀澤和胡奮的談話音未落。突然,“澤字營”的東麵山坡上,豎起了太平軍的旗幟,接著響起的號角的嗚~~~嗚~~聲音;遠處隱隱傳來了轟轟的馬蹄聲和人馬嘶喊聲,響起了同樣的號角聲,和著山坡上的號角聲一起連綿於耳。

????山坡上的太平軍大旗下站著一位青年將領,他抽出佩劍向天一指,早早埋伏好了的太平軍弓箭手立起身來,向著坡下行進的“澤字營”瞄準,那位青年將領的劍向下落下,立時飛箭如蝗。

????號角聲、奔馬聲、中箭的慘叫聲像是一瞬間同時出現了一樣,突如其來的攻擊讓“澤字營”措手不及,多數本是農家子弟的湘軍已經發了懵,一些想抵抗的士兵也不知該如何衝鋒,近五百人綿延近半裏的行軍隊伍登時亂的像一鍋粥。

????“扔掉輜重,向西邊開闊地跑,出弓箭範圍。”片刻驚慌過後的曾紀澤高呼,並且拔出佩劍撥打著射過來的勁箭。胡奮這時候擎出刀盾策馬擋在曾紀澤身前,“曾大人,快走!我護著你。”一些親兵業已回過神來,圍籠過來。

????“帶上中箭受傷的,快往西邊撤,到開闊地上集合。”曾紀澤在馬上高呼指揮。被從混亂中喝醒的“澤字營”兵勇們,拉起或背上受傷跑不動的同伴丟下騾馬輜重,朝大路西邊的開闊地跑去。雖狼狽不堪,但是弓箭畢竟射程有限,緊跑慢跑的“澤字營”兵勇,已經大部分跑出了太平軍弓箭的射程,曾紀澤和胡奮帶領著十幾名親兵最後也跟著撤了過去。大路間散亂的遺棄著湘軍的騾馬輜重,還有幾十具中箭斃命的湘軍兵士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