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可以通過書本來學習掌握。那麼,又該如何來豐富完善自己的社會經驗和生活知識呢?還能咋辦!除了向家人學習外,我能想到的就是從小在一起玩耍長大、已步入社會打拚的發小。和大灑他們在一起玩,雖然很不讚同他們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厭煩他們對待女孩的粗俗,不喜他們在公共場所喧嘩,多次勸說無效後也就不好再說道,但是,從他們身上我卻學到了相當多的社會知識,學到了怎樣真誠對待朋友,學會了跳舞、打桌球、打牌等娛樂技能,學會了如何樂觀愉悅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大灑他們對於我來說,相當於了解社會的窗口,學習生活知識的平台,體驗快樂生活的渠道。散場時大灑的玩笑話與恰巧碰見誌勇這倆件事,到是提醒了我,以後在外麵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是免得閑話和謠言沾汙自己的形象,二是世界很小,不想不實信息傳播引起家人、親戚和朋友的誤解,三是怕有損形象的言詞傳到老師、同學那兒產生誤會。
在路上,小灑他們問我大學課餘時間如何度過,周未是否出去閑逛,學校是否也組織舞會。我一一介紹後,幾人認為除了不打牌和麻將,好像與他們平時的玩法也沒有多大的區別。我笑著說:“最在的區別是在學校裏,一般男女同學之間接觸,都比較注意禮節禮貌、距離分寸,很少有誰像你們幾爺子這樣,喜歡胡言亂語、打情罵俏、眉來眼去的相互挑逗和玩愛昧。”
小灑很不屑地說:“我們是口亂心不亂,你們是心亂口不亂。”
興成好奇地問:“難不成耍朋友的也那樣?”
我回答說:“在公共場合,比一般同學關係更加注意。”
三娃兒嘿嘿笑道:“這也太能裝了!”
我平靜地解釋道:“在將來畢業分配到哪兒、能否分到一起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大學生耍朋友,就像是無基之根。雖然彼此有好感,也許雙方不得不保持克製距離,靜待情況明朗後再定奪吧!”
小灑不無感慨地接話道:“這樣看來,在大學、在外麵各有各的難題。在大學,畢業分配是個坎。在外麵,金錢是道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