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陳心雅
高中畢業的陳心雅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於讀書時候的日子有著深深的懷念和眷戀,學校,老師,同學,課桌,書本,友誼,暗戀。。。。’
那時的時光多麼快樂,心裏眼裏隻有老師和教科書上所傳授的真善美,鮮少見到現實深處的假醜惡;伴隨大家的也隻有那令人熱血沸騰和豪情壯誌般的遠大理想,而不知現實生活的無奈;
無憂無慮地不用為了生計而奔波和忙碌;同學純真,老師和藹,完全沒有社會生活中的魚龍混雜和紛紛擾擾……
現在想來陳心雅覺得學校和社會真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真後悔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也後悔沒有多讀幾年書而多幾年美好時光來享受,無論如何多讀些書總是好的。
對於學生時代的歲月她至今曆曆在目,記憶猶新,那麼美好的時光誰舍得忘懷呢?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加有的事情在記憶的寶庫裏也許已經褪色了,可有幾件事情卻一直清晰地刻在腦海裏。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陳心雅在放暑假時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問她們那位和藹可親的老師自己有沒有獎狀時,
老師笑得臉上盛開了一朵花,眼睛眯眯的彎彎的,並且邊笑邊回答說:“有,有,都有”於是陳心雅懷著雀躍和欣喜的心情等待著放假那天把獎狀領回家。
可後來卻是有的小夥伴有獎狀自己卻沒有,當時的陳心雅很失望,她怎麼也弄不明白老師明明說都有而自己到頭來卻沒有,也許對於一個老師來說隻是隨口說說的話,可對一個小小的孩子來說卻是再也沒有忘記過的事了……
陳心雅開始念小學了,到三年級的時候班主任老師發給每個同學一個作文本,說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寫作文了,接著他們那個年紀有點偏大,頭發都白了一半,而且一喝酒就會喝醉的班主任老師就持著一口還算標準的普通話開始教他們寫作文。
別的已經記不清了,陳心雅隻記得他說寫記敘文一定要有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原因,經過和結尾雲雲,作為一個學生就少不了要寫作文的事就這樣進入了她的求學生涯中。
由於剛學寫作文鬧笑話總是免不了的,尤其在自己當時所處的學習背景和環境下是免不了的,至少陳心雅是這樣認為的。
記得有一次剛剛學習完一篇叫做《參觀人民大會堂》的課文老師就布置了一篇叫做《參觀人民大會堂》的作文,陳心雅當時是沒有任何想法的,她和別的同學一樣是老師叫寫什麼就寫什麼而不會想別的。
準確的說是受當時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影響而想不到深一點和遠一點的東西,直到後來再長大一點她才知道老師當時布置的作文題目是多麼的離譜。
作為一群生活在離京城遙遠的江南農村裏剛學寫作文的80後小學生來說根本沒可能沒機會去參觀人民大會堂的,可對於當時並不會這麼想的學生們來說既然老師布置了這樣的作文題目那就得寫啊,於是,笑話就出來了,
陳心雅是不記得自己當時是怎麼寫的了,隻記得作文發下來的時候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念了一篇男同學的作文,不過此篇並非範文而是奇文。
當老師念到“我參觀了人民大會堂回來就結婚”時,台下不知由誰帶頭爆發出一片哄笑聲,
當時的陳心雅還沒搞清楚狀況,她不明白大家為何發笑,也不知道“結婚”是什麼意思,隻是看大家都在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們一起傻笑了……
等到後來她明白了結婚的意思之後也隱忍不住的爆笑了開來,而且後來她還得知那個男同學也是不知道結婚的意思的,那篇作文則是別人幫他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