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付出了一切為了你?(1 / 1)

付出了一切為了你?

影視

作者:獨孤島主

沿上環摩羅上街亡命追逃,一跌似乎撞進了民園麵家;在中環皇後像廣場猛開一槍,擊中的是泰美斯女神像手中的天平。林嶺東暌違七年重出江湖,鏡頭掠遍全港街頭巷尾,向觀眾道的這一聲“久違了”,端的是深情款款、暴烈如常。在一樁線性發展的追逃事件裏,《謎城》既展示當下香港的城市風景,亦推呈出極端的暴力與不安情緒——港產電影暌違已久的影像表達,縱然與上世紀80年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來自青島的姑娘小雲(佟麗婭)身攜一箱重金,遭到受雇於疑似大陸富二代的台灣殺手追殺,闖入了離職警察天民(古天樂)經營的酒吧,遂引發天民與其性情暴烈的弟弟少聰(餘文樂)聯手保護,與殺手、警方、富二代及背叛小雲的律師男友展開追逃拉據戰。

這樣的故事,處理得好,可以懸念高掛、高潮迭起,甚至進一步牽扯出更深入的警匪黑幕。然而《謎城》誌不在此,從開篇到收場,有無數橋段充滿了身兼編劇的林嶺東“勇往直前”的想象:被黑幫包場之夜,身為酒吧老板的天民明明可以報警,卻依舊以身體眼神對抗,呈示出絕不服輸的態度;天民取得贓款錢箱,居然直接找到行賄者,與其進行談判,完全看不出曾經身為警務人員的機敏智慧,隻是為了後麵的複仇一味作牽強鋪墊。這些是最明顯不過的林嶺東電影症候,試看其80年代的經典代表作品《監獄風雲》、《學校風雲》,明顯的對抗意識充斥影片。但與《謎城》的區別在於,風雲係列中的主人公皆處於忍無可忍的終極困境,最終逼上梁山,帶動觀眾代入酣暢淋漓的以牙還牙現場,非常強調觀影者對銀幕世界的情感投入——但《謎城》顯然沒能做到這一點,複仇情節未免太過牽強。

原因無他,隻因引導古天樂、餘文樂兄弟舍生忘死與警方、殺手、富二代連番惡戰的關鍵人物小雲——她攜帶的錢箱,本身就缺少道義,於是“樂樂兄弟”拚命保護的,始終是一個帶著贓款、被一個爛人所騙的傻姑娘。保護這個女孩與這箱贓款,對兩兄弟來說根本是毫無意義的行動,其目的既非“審判”贓款背後的罪惡,亦非在兩岸三地人物混雜的追殺迷局中傳達某種與香港這座城市有關的意識形態隱喻。整個故事隻是它表麵看起來的樣子:兄弟倆純粹為了保護一個單純姑娘而豁出了性命。

雖然林嶺東沒能解決好影片的整體表意問題,但展示香港當下風物,仍然很見功力。連場的追逐、飆車、殺戮,功力不減當年,有些地方甚至直接令人想到林氏當年作品與港片黃金年代作品的質感。然而在衝擊力極強、戾氣深重的場麵背後,承載這些行為的動機脆弱得不堪一擊,直接令所有這些辛苦,都成了表麵文章。

想當年,風雲係列皆由林嶺東之兄南燕執筆,所有的極端暴力都來源於無比異化的外力作用,比如《學校風雲》裏的文弱書生劉鬆仁,在被黑社會催逼到背水一戰的境地,決然化身為玉石俱焚的殺人魔,在邏輯上是非常通順的。而如今到了《迷城》,無論是表演狀態遊離在影片之外的佟麗婭所代表的一個性格蒼白、無知無畏的女孩,還是一對盲目進擊的熱血男兒,他們既沒有真正陷入絕境,亦缺乏鬥爭智慧,實在不足以撐起最後勝利。

但《謎城》還是喊出了自己的口號,以彌補劇作上的力不從心:“這裏是香港,是講法治的。”當然,說這句話的人,在片中多數時間都是調侃的語氣,這是否又是時代症候發作?別想太多了,還是專心欣賞一下摩羅街的古玩店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