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孩子厭學怎麼辦(3)(1 / 2)

我們應該明確,我們要給孩子的是一種自主學習意識,而不是替他排除學習上的絆腳石。當學習上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很多孩子會直接向爸爸媽媽請教,而這時候,爸爸媽媽也會為孩子認真學習了而感到欣慰,竭盡所能地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指導。表麵上看,這種互動是件好事,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會加深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對於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態度來說,這種做法並不值得稱道。如果學習上的困難總會有爸爸媽媽幫著解決,孩子就會覺得,在學校裏不認真聽課也沒關係,反正回家會有爸爸媽媽的指導。再遇到難題時,孩子將不會進行深入的思考,而直接投向父母的幫助。因此,當孩子遇到學習中不懂的問題來求助時,我們不應該直接指導孩子,而應該問問“老師講過了你為什麼沒弄明白?”如果一定要教,也應以啟發為主,給孩子思考的空間。

其次,要減少孩子對學習的抵觸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我們更應注重與孩子的交流。在交流中,應該注意:孩子的學習生活的確很辛苦,壓力的確很大,這一點我們應該表示認同,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我們的認可。當抵觸情緒大大減輕時,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我們的意見。

再次,要對孩子進行責任感的教育。獨立奮鬥的精神非常重要,一個人求學的路上要始終依靠自我的努力去克服艱難險阻。堅持獨立奮鬥的精神除了給孩子自信外,還將使他對所學領域有更深刻的理解,使他前進的道路更加通暢無阻。每一次被自己克服的困難下次再出現時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雖然前進的步伐會很緩慢,但獨立學習的習慣終將幫助孩子超越那些依舊聽從教師教鞭指引的學生。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隻要成績好,什麼都不幹也可以。事實上,這樣的孩子很可能學習也不好。原因就在於,一個責任感缺失的孩子,不會真正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所在。所以,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一定要讓他承擔起來,家長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

我們有責任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學習責任。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都有自己的責任,做子女的應該知道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習就是自己的事,所以不能要求父母去承擔本該屬於自己的責任,父母該幹什麼就幹什麼。當孩子有了高度的學習責任感時,他會盡自己所能去搞好學習。

許多孩子不會主動學習,就是因為學習生活漫無目標。為了激勵孩子學習,你可以根據其學習情況來幫助他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在目標的激勵下努力學習。讓孩子選擇合適的競爭對手,開展學習競賽,這樣可以促進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同時,也能夠增強克服學習困難的主動性,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兒童不需要分數

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認為,兒童不需要分數,因為分數會阻礙他們對知識的渴求,阻礙他們在學校快樂的生活。於是這位教育家在每學期結束時,不向家長送孩子的成績單,而是送一隻紙袋。這隻紙袋裏裝了什麼呢?

這隻紙袋裏會有學生親手製作的手工作品,畫的水彩畫,寫的作文以及一張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單。這份評價單上有五百多字,卻無一句套話、空話和訓斥孩子的話。“她的字寫得很漂亮,但我們建議她注意字母的間距,要寫得更加均勻。”“我們建議他學會快速閱讀,在暑假裏多讀一些書……”等。

可想而知,當家長收到這個紙袋後,會多麼欣喜!他們會仔細觀察孩子的每一樣作品,從中看到孩子的點滴成長。毫無疑問,和填著各科考試分數的成績單相比,這個紙袋的作用要大得多。

而在當下,考試成績為王的教育仍在中國的很多學校橫行。考試分數是孩子學業成績評定的重要手段。孩子從入學的那一天起,就開始要接受考試的考驗了。學校和老師要通過分數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好與壞,學生要通過分數知道自己學習成績的高與低,家長要通過分數分析孩子學習情況的優與劣。如果一段時間內不考試,不管是老師的教學目標還是學生的學習計劃,都可能會變得模糊。於是,考試就成了一個法寶,分數就成了孩子的命根。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下,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模式化的過程,甚至談不上喜歡不喜歡,不管孩子對學習有沒有興趣,都得坐在教室裏一遍遍地翻課本,這也是孩子對學習產生倦意的起因。

如今,學習成績似乎成為了影響親子關係和家庭氣氛的重要因素。因考試分數低而引起的爭吵,甚至孩子輕生等的現象時有發生,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不利影響。對此,父母們必須樹立科學的觀念,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除了分數外,體育、美育、勞動等各種成績,都是孩子綜合素質的反映。要重視孩子的整體素質水平,淡化分數意識,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盡量保留孩子最寶貴的興趣和同樣寶貴的創造性思維。不要用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也不要以分數高低為榮辱,更不要把孩子人生最大的砝碼僅僅壓在學習成績上。

對孩子不要在分數上提太高的要求,不要太苛刻。有的父母在期末考試前就給孩子定了分數指標,一看孩子的成績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不去分析考試卷子的實際狀況,不看考試題目是否科學,便一味指責。不恰當的批評、訓斥,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感,過嚴的要求甚至會引起孩子的焦慮、緊張甚至逆反的消極心理。客觀上,每個孩子原有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我們應從自己孩子原有的素質水平出發看待取得的成績,鼓勵孩子進步。孩子的分數不理想時,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根源,尋找趕上去的辦法,特別是要注意引導孩子別灰心喪氣,要正麵鼓勵孩子增強信心迎頭趕上。切不可整天埋怨和嘮叨,更不可因孩子考試分數差而打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