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人才的競爭早已不再是智商的競爭,更多的是情商的競爭。著名作家柯雲路說過:“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愛情、婚姻、學習、工作、人際關係以及整個事業。”而關於智商與情商的較量,一句俚語更是道破了其中真諦:“智商決定錄用,情商決定提升!”的確如此,現實生活中,能被公司錄用的人比比皆是,而能在職場中獲得提升機會的人卻得數一數二才行。如此看來,情商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一個又遠見卓識、有責任心的父母就更應該注意孩子的情商教育。那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又該注意哪些方麵呢?
自信是情商的基石。自信的孩子能夠爆發出自己的潛能,從容應對成長路上出現的種種問題。
樂觀是情商的核心。樂觀的孩子即使身陷困境,遭受挫折,也會微笑地昂起頭,最終成為離幸福最近的那個人。
獨立是情商的品牌。獨立的孩子總是目標明確、行動果斷,懷有積極的進取心以及克服困難的堅強意誌。
責任心是情商的要義。責任心關係到孩子將來的事業能否成功,關係到孩子將來能否立足於社會。
社交能力是情商的實際應用。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善借“外力”為己所用,從而營造出一個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
好習慣是情商的最好保障。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多一種好習慣,孩子的人生就會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多一種好習慣,孩子的生命就會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如此看來,情商確實是孩子受益終生的法寶。正如一句話所說:“授予知識是有價之物,開發智力是無價之寶。提高情商才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卻常常發出這樣的牢騷:“道理說了一籮筐,孩子還是充耳不聞,照樣我行我素……”其實,很多時候,並非孩子不聽你,而是孩子不理解你所說的道理。那些在大人眼裏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孩子並不一定能聽得懂。要知道,孩子的思維是感性直觀的,他們往往不會對理性的語言感興趣。因此,單純地給孩子講道理,他是很難聽懂的。
那麼,家長又該如何教育、引導,才能讓孩子成長得自信、樂觀、獨立、善交際又有責任心呢?
本書介紹的“故事教育法”就是要告訴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念故事書給孩子聽”,不僅是因為你為孩子念故事書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受到滿滿的親子之愛,更重要的是,這個簡單好用的親子活動更兼具關愛和教育的功能。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巨大魔力總能潛移默化地滋養孩子的心靈,培養他們自信、樂觀、獨立、良好習慣、人際交往、溝通能力等情商能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鋪就一條寬闊的大道。
實踐也證明,這種教育方式充分考慮了孩子的心智發展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能讓孩子在父母專注而親密的陪伴下,感受到充分的愛與關懷;父母也能在付出的同時,得到孩子最直接、最真誠的回饋。
事實上,當你和孩子陶醉於這段載滿了愛與智慧的“悅”讀時光,浸潤在字裏行間的點滴文字就會慢慢告訴你“故事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重要到竟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其實,這個世界最聰明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此的不著痕跡,但又是如此的行之有效。作為父母,培養孩子的高情商是你的一門必修課,而學講故事更是學好這門必修課的基本功。無論什麼時候,都請記住,好家長不是天生的,需要我們後天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