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效推進財務管理集約化的思考
在財務管理集約化改革探索過程中,必須堅持集中管理、適度放鬆的原則,要實現資源的合理化配置以及激發企業內部各個組織與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目標有效實現。
(一)合理協調集權與分權
集權能夠確保企業財務管理製度的有效推行,能夠加強企業內部各組織機構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統一性與嚴肅性。但是過分的集權會影響企業內部的活力與積極性。此外如果過分的分權也會對財務管理的統一性和嚴肅性造成影響。因此財務管理集約化不是一味的集權,也不是一味的放權,而是應該采用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形式推行。將各部門的總體財務管理工作集中於企業的最高財務管理部門,而對各個組織與部門實行財物包幹,在權限允許的範圍內實現經濟權利的靈活運用,給予一定的自主經營權與決策權,通過總分總的方式讓財務管理張弛有度,提升總體管理水平。
(二)多元化的會計製度
集約化的財務管理工作不僅對於一般性生產經營企業能夠具有很好的管理水平提升作用,而且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其產生的積極作用更是不可小覷。因此為了更好的施行集約化管理,就必須進一步調整企業當前的會計製度,要實現多元化的會計製度。所謂多元化的會計製度就是要根據企業內部不同組織機構的生產運作特點進行不同類型的會計處理程序製定,從而讓會計工作更貼合具體部門和機構的實際生產情況,提升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進一步規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
(三)專門化機構的建設
實現財務管理集約化就必須加強對專門化會計機構的建設。會計中心的成立不僅能夠加強對企業內部其他部門和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力度,同時也能夠進一步規範財務人員,加強對財務人員的集中管理。為了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人員隊伍素質,企業還應該加強有助於財務管理人員能力提升的各種進修、培訓可能的及時開展。同時,會計中心的成立能夠更好的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實現集中核算、加強對各部門財務管理製度執行的有效監督和控製,能夠以統一規範的管理流程來進一步細化會計核算、會計報表、會計信息、會計檔案的管理與使用。從而加強財務管理集約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加強全麵預算
預算管理工作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當中的地位十分突出,集約化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必然應該以全麵預算管理作為工作重點。全麵預算管理的實現需要加強預算管理委員會的建設,加強預算從編製到審定載到具體實施與結果分析等一係列環節的嚴格把關。從而保證企業生產運作的各個環節都在預算管理的控製範圍之內,有效提升資金及資產使用效率,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林銘玲.建立集團財務集約化管理模式[J].發展研究,2011年第12期
[2]李劍峰.淺談集團化財務管理[J].中國商界,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