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被《財富》雜誌譽為全球500強第七名的大公司,安然公司卻在2001年12月2日一夜之間轟然崩塌。它的倒下,也對美國股市和債券市場造成了嚴重打擊。這次事件,也使作為國際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公然欺騙和偽造賬目的行為徹底暴露,這家會計師事務所也因此輝煌不再永遠退出了曆史舞台。由此可見,會計價值認識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從教育理論的角度來看,目前的會計教育仍然示意會計知識教育為主。這種以功利價值為導向的教育更側重於會計的實用價值或應用價值。即,更偏向於實現個人目標過程中的方法、手段層麵的教育,甚至隻是滿足生存需要的教育。而會計的價值教育,則以給會計從業人員灌輸倫理、信念和行為準則的主。這種教育,對職業精神和道德操守的教育多過於對實際工作方法的教育。這種價值教育,應當高於知識教育,它所秉承的價值,與當下的經濟生活無關,而在於彰顯會計自身的終極目標或價值信念的自我意識和信念,與人類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體係相一致。這種價值,應當成為所有會計從業人員的精神支柱和價值信念,值得所有會計從業人員用一生的時間實踐,畢生敬畏、不懈追求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會計的價值教育的價值之所在。即,這種教育,在於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引導會計從業人員以正確的價值理念做好實務,公平地為所有信息使用者服務,不管是企業,還是公眾,以彰顯會計的核心價值。這種核心價值的意義在於,營造會計從業人員與所有不特定會計信息使用者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會計的價值所在。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賬”,是朱榕基同誌對會計人員的要求,這也應當成為會計從業人員的行為規範。並且,國家財政部也認為,會計的職業操守問題不僅僅是會計專業領域的問題,而與公眾有關。因此,必須要加強會計準則的工作。國際會計師聯合會在其官方網頁上表明了保護公眾利益的價值取向。作為會計行業的全球性組織,它鼓勵全球的會計從業人員高尚執業,以保護廣大公眾的利益。
真實、確定、精確是會計的追求,但事實卻證明這很難達到。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它存在相當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雖然“真”難以達到,但會計卻可以追求“善”。“善”,即是對價值理念的追求,即是將會計作為所有會計使用者的“公器”,在職業生涯中堅守自己的價值信念,公平地對待所有會計信息使用者。從這一意義上說,這與倫理學、宗教學、美學的價值教育有相似之處,並不是純粹對“真”的追求,更多的則是對“善”的追求。
參考文獻:
[1].朱丹.公允價值會計的價值相關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0
[2]馬元駒.論會計的知識教育與價值教育[N].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 2007.6
[3]文輔相.文化素質教育應確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