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會計準則下,企業成本會計工作人員應當懂得樹立成本效益和成本觀念,才有利於成本會計作用於職能的有效發揮。長時間以來,成本唯一的評價標準都是企業成本工作績效的評價。但是這樣是無法站住理論這一角的。考慮到成本僅僅是表現出了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勞動形成的消耗,但是卻無法從產品本身的成本指標反映出應有的效益。所以,考慮評價投入與產出關係,才有利於企業成功工作績效考核:第一,越少的產品投入越好;第二,產出的投入越多越好;第三,產出的實際增長高於投入的實際增長最好;第四,產出的減少應當高於投入的減少;第五,產出應當不斷地上升,而投入需要不斷降低。
(三)將新會計準則要求落實到具體實務工作中
光有理論,如果無法運用到實踐是毫無意義的。作為企業成本會計工作人員應當將理論結合實際,將新會計準則要求落實到企業具體實務中,才能夠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靈活運用成本會計,完善成本會計組織
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化企業成本會計發展,在新會計準則的引導之下,就需要完善成本會計組織,並且針對性地建立出規則製度,並且實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確保企業每一位成員都能夠關心成本、重視成本。與此同時,企業也需要考慮自身實際,站在我國國情的角度,才有利於成本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國內企業也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管理理念,站在現代化企業製度的角度上,考慮到企業的不同,適當運用質量成本會計、責任成本會計、作業成本法與作業管理、戰略成本管理等多種方式,促進企業成本會計工作全麵、順利的開展。
(五)憑借新會計準則出台契機,實施作業成本法管理
除了上述幾點工作之外,企業還應當懂得借助新會計準則出台這一契機,改革企業成本管理體製。如:借助新會計準則實施作業成本法。新會計準則是一種全新的會計理念,和作業成本法理念實施不謀而合。相比舊會計製度,新會計準則要求對企業原本的係統加以調整,這樣也能夠為作業成本法的實施掃清障礙。新會計準則的提出,要求作業成本法管理應當堅持:第一,消除低增值成本,或者是將其最小化;第二,引入效果與效率,確保增值活動能夠順暢的銜接;第三,發現問題出現的根源,及時地進行改進調整;第四,將不合理的假設以及錯誤的成本分配所導致的扭曲根除,提升成本信息對決策的有用性,這樣也有利於成本信息質量的提升。
四、結束語
凡是有利於經濟效益提升的辦法,我們都可以將其當做成本會計方式中的一類。為了完善並且發展企業成本會計,就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做好及時地總結工作,在現代企業中推廣、應用國內外先進的理念與方法,從而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成本會計理念研究體係。
參考文獻:
[1]董延君.新經濟下如何加大成本會計的核算[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1)
[2]於宏,王春光.淺析成本會計[J].改革與開放.2010(04)
[3]王瓊閣.企業管理中的成本控製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