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方法新探(1 / 2)

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方法新探

財會研究

作者:牛慧君 仝麗娟

摘要:企業科學地進行會計成本核算,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達到節約成本,降低企業的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從而保證企業的穩定運行。通常會計核算方法有四種:品種法、分步法、分批核算和分類法。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根據企業實際需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來規範企業內部會計成本核算,本文主要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會計節約成本科學核算

一個企業成本的高低,將會對企業自身的利益產生較大的影響,與職工的切身利益關係密切。當前,改革開放更加深入,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改善成本管理問題。近些年,我國不少企業開始在成本管理上加大力度,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通過成本管理的現狀分析,談談我國現階段企業成本管理的關鍵所在——企業會計成本核算。

一、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企業各項管理的直接動機和首要目的是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在我國,製約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成本管理水平低,造成耗費較高,其結果就會是經濟效益差。如今伴隨計算機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社會步入信息化時代,為國家的宏觀調控與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及時的信息數據,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信息化需要與時俱進。

(一)會計人員穩定性差

筆者通過對石家莊部分中小企業進行走訪調查,發現不少的中小型企業會計人員不合格,主要是隨意指定沒有會計證的親屬擔任出納,造成現金與銀行存款管理混亂。還有的個別企業,用的會計人員有會計證,但是存在兼職現象,多數時間不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建立在對企業生產與管理陌生基礎上的會計核算,明顯削弱其管理職能。尤其是兼職會計,一般責任意識不強,做業務就憑借業主提供的憑證,對企業經營行為的會計監督職能,無從談起。還有的企業招聘的會計人員更迭速度快,新舊會計之間的交接不到位,造成新會計做賬與舊賬不能有效銜接,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經營的連續性。

(二)部分中小企業會計核算部門職責不能發揮

目前還存在不少中小企業,老板的思想決定本企業的經營行為,會計核算隻是一個形同虛設的一個部門而已,企業財務主管是自己的親屬,出納幹脆就是自家老板娘,倉庫管理員也是自己是親戚,會計人員很難得到想要的真實而準確的信息。有的會計掌握了企業信息,但是收治於企業老板,為了自己能留在本企業,隻能按照老板的意思和意圖做賬。這種情形企業下的財務部門其實就是個造賬—報稅—往返銀行的沒有實際管理意義的部門,不能對企業發展起到會計核算、監督、審計的職責。

(三)會計核算主體界限模糊

現實中,存在中小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混亂,企業財產與個人財產界限模糊的現象。存在投資者與經營者為一人,這就出現家庭財產與企業財產界限不清,隨著自己企業規模的擴大,對當代大學生的工作水平不放心,幹脆自己當出納。企業會計人員對於會計處理難度係數很高,主要是公司現金支出的隨意性與購貨費用發票是非正規性,甚至無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