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製定激勵機製
優化會計行為需要製定相應的激勵措施,確保工作人員能很好的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當企業把工作人員的物質激勵以及會計工作的效果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能很好的激發會計人員的工作熱情,激勵他們發揮自身的潛能。除此之外,要優化會計行為還有給工作人員公平的待遇,管理人員要根據員工的具體工作狀況和作出的貢獻來給於員工相應的報酬。建立客觀、公正的考核標準,通過這些標準來評判會計工作人員的會計行為。還可以建立相應的考核機製,從而調動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積極主動性。
二、創新會計預算製度
在企業會計製度創新過程中,要加強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會計製度細化的重要表現。主要包括內部損失的成本、外部損失的成本以及產品營銷等更方麵的費用,這些都可以通過會計核算信息反應出來。根據企業的銷售預算以及生產預算,還有相關的利潤目標,綜合形成了成本預算。要使得成本預算編製具有科學合理性,就需要在預算完成之後,建立各項的成本費用預算的標準,要具體到個人。同時,在預算編製製定完之後,在遇到周圍環境變化或者企業內部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要做出適當的調整。這些才能保證會計預算的科學合理性。
三、創新內部會計管理製度
首先,企業領導者要明確對企業工作的領導責任。企業領導者需要對企業會計的工作進行負責,對企業的會計機構、機構負責人員、會計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監督,保證企業內部會計康工作的實施,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有效性,保證會計人員忠於職業道德,表彰先進的會計工作人員。其次,要明確總會計師對於企業會計工作所擔負的領導責任。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總會計師要組織領導這個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麵的工作,要積極參與企業的經濟分析和決策問題,還要負責企業財務機構的設置和人員的配備,要對專業人員的設置提出具體的方案。再次,要明確會計機構負責人以及主管人員的職責。企業根基自身的實際狀況,設置內部機構,明確機構負責人並對其作出相應的職責分工。最後,要明確會計機構與其他職能機構的合理分工關係。會計職能部門與其他部門,比如,采購部門、銷售部門等都有很密切的關係,在日常工作中會有業務聯係,這就需要進行合理的公憤,加強部門間的合作。
綜上所述,會計是一門管理型學科,企業會計行為與製度建設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會計工作的成敗,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會計製度,規範會計行為,對於處理企業的利益關係、完善企業管理都有著很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溪清。從核算會計到管理會計之間的轉變途徑[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11
[2]張海英,趙亮.企業內部會計製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J].中國經貿,2012
[3]劉暢.會計製度在企業內部控製中的功能研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