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會計國際化的探討(1 / 2)

關於會計國際化的探討

財會研究

作者:石光宇

摘要: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會計成為了各國之間進行商務往來的重要工具,換言之實現會計國際化儼然成為了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從大體上來看我國會計國際化先手經曆了局部借鑒,初步協調和基本協調三個重要階段,然而這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全員配合與參與。

關鍵詞:會計國際化經濟貿易會計信息質量

一、會計國際化的含義與內容

這裏所提及到的會計國際化主要指的是會計工作領域中的國際化行為。通常情況下他是在國際經濟貿易往來的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內容,客觀上要求各國在製定會計政策和會計通用法則的時候達成一致,形成國際通用和普遍被認可的會計管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國際間會計行為的溝通、協調、規範和統一水平,與此同時在處理會計工作的時候需要運用國際公認的會計法則和方法來處理以及彙報本國的經濟貿易往來等相關業務。

二、實施會計國際化的重要性

(一)對外開放和經濟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要求

經濟全球化的環境背景之下,國際間的貿易往來日趨頻繁,帶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會計國際化是跨國公司發展的必然要求。國際競爭的加劇、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的加快以及市場的變化無常,使得跨國公司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得到了迅速發展。跨國公司的股東和債權人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國公司按國際慣例提供會計信息和處理利潤分配等會計事務;這就需要消除各國之間會計的差異,按照國際上公認的原則和方法來處理和報告跨國公司的經濟業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已經開始經濟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戰略,在國際貿易往來與合作的過程當中,勢必需要實現會計國際化。

(二)提高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的客觀要求

中國會計國際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會計準則國際化,即在製定、修正和完善會計準則的過程中,充分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體現國際會計慣例,使會計準則指導下的會計信息在世界範圍內可比和有效;二是會計實務國際化,即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應采用國際上先進的會計處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益,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在這兩方麵中,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處於核心地位,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程度體現著一國會計發展的國際化程度。

三、推動我國會計國際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快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水平

在近十幾年的時間裏,會計準則在我國會計工作發展的工作過程當中已經日趨完善,然而本人發現這些會計準則隻適合於上市的大規模公司,與此同時在會計準則的實施內容上與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一方麵這會阻礙國際貿易往來間的企業的相互比較與分析,另外一個方麵對於那些準備在中國投資的外資企業而言,無法準確的了解欲與之合作的中國企業的相關經營現狀。與此同時,當前我國實行的是分行業會計製度,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往往所沿用的會計製度是不同的,因而在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上是存在較大的差異的,這與要求遵循共同的遊戲規則,實行國際間的公平競爭的基本會計原則是大相徑庭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必須要盡快參考和借鑒國際成功的管理,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會計準則,並形成一套完善的會計規範工作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