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業銀行會計管理的綜合措施
商業銀行是百姓、企業、政府、機構等最常用的銀行,不同銀行的目的、作用、功能、操作、經營範圍、經營科目、服務對象、對風險的容忍度等等有很大區別,甚至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範圍包括吸收公眾、企業及機構的存款、發放貸款、票據貼現及中間業務等。新時期為了加快我國商業銀行改革,強化內部會計管理力度是極為關鍵的,這依賴於銀行本身管理體製的調整。筆者認為,商業銀行會計管理需掌握時代性特點,堅持會計創新改革才是長久之計。
(一)經濟性管理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依據,借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各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連續、係統的反映和監督。商業銀行為了降低經營風險,必須以經濟效益為根本目標,擬定經濟性的管理決策,這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同時是一切商業、經濟活動的語言、準則和根基。它既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相關性管理
相關性是指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與管理當局的決策相聯係,有助於提高人們決策能力的特性,商業銀行管理需從多個方麵的關聯性角度考慮,確保各項管理任務均能達到標準要求。管理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是指幫助信息使用者提高決策能力所需要的信息,從而能指導商業銀行經營期間作出最佳選擇的特性,保證實現預期的收益額度。
(三)時效性管理
所謂的時效性,是指必須為管理當局的決策提供最為及時的、迅速的信息。如當商業銀行要求對某項目進行經營決策時,就要求會計人員及時提供有關該項目的經營情況和投資預測,隻有及時的信息才有助於管理者進行正確及時的決策。此外,還需根據市場變動情況,靈活地調整會計管理方式,幫助銀行處理好各項經營事務。
(四)靈活性管理
管理會計由於預測、決策、管製和評價考核的需要,使得管理會計報告在方式方法上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它不像財務會計報告那樣必須按規定的格式向外報送,而是根據需要不拘泥某種形式或方法。商業銀行按照會計事務需求,可以自由地應用各種科學的預測方法,選擇最佳的報告方式向決策者提供信息。
(五)預算性管理
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其職能都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但管理會計報告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及時有效的經營和決策信息,為了強化商業銀行內部管理,必須強調事前和事中的控製。商業銀行財務部門擬定預算方案,並通過編製全麵預算和責任預算報告對未來進行規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控製和評價。
四、結束語
市場經濟體製改革推動了銀行業的規劃發展,新經濟環境要求銀行堅持科學的會計管理模式,及時調整原有的會計工作體係。針對銀行經營階段存在的風險隱患,財務部門需全麵推廣會計風險控製方案,提前做好會計風險調控措施,避免金融風險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會計管理過程中,要堅持經濟性、相關性、時效性、靈活性等管理特點,做好充分的財務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常國平.企業財務會計職能及工作考核的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2012,19(6):33-35
[2]郭金平.研究財務會計對市場風險的預見作用[J].中國會計,2011,30(14):29-31
[3]趙子君.從金融危機分析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J].上海財務,2012,14(11):37-39
[4]張誌軍.預測未來20年中國財政體製發展的新趨勢[J].南京大學學報,2011,30(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