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新監管理念,拓寬監管思路
首先,把國庫各項工作重點放在監管上,讓監管工作能夠和日常各種工作處在相同的地位,從而有效強化日常工作的監管力度;其次,改變監管的觀念,建立健全風險監管體係,尤其是要健全預防性風險管理措施,使得從單一的合規性監管轉變為以風險防範作為重點的監管模式;最後,運用規範化的監管模式,將非現場監管與現場監管進行有機的融合,並且要加大非現場監管的力度,靈活運用各種非行政的措施,對於監管進程當中發現的不足,要在第一時間提出書麵的發聵建議,從而保障各級預算工作能夠及時、準確。
(三)加強財政、征收機關與國庫部門的政策溝通與配合,規範業務操作
一方麵,定期組織聯席會議,在會議當中通報國庫的工作情況,針對監管進程當中出現的不足進行協商,將聯動監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掌握最新的稅收與財政的具體動向,從而切實加強國庫監管工作的有效性與權威性;另一方麵,構建其財稅庫關聯合檢查的製度,通過聯合檢查的模式,使得財稅各個機構全麵掌握國庫的工作情況,讓人民銀行、海關、稅務以及財政切實落實自身工作的重點,將共管機製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國庫監管工作的效率全麵提高。此外,在與調研進行聯合,形成一種科學合理的合作方式,切實加強國庫信息反饋的時效性以及預算管理製度的公眾透明度。
(四)提高國庫人員素質,增強國庫監管水平
首先,要不斷更新每個工作人員的知識。國庫工作關係到稅收、金融以及財政等廣闊的知識麵,沒有對應的知識麵作為基礎,監管工作根本無從談起,因此國庫工作人員應當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麵;其次,安排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教育,切實提升國庫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有效提升國庫的監管能力,加強國庫機構的監管力度;最後,建立國庫監管人才儲備庫。發現和挖掘職業素養高、業務能力強、具備較高的監管意識、能敏銳發現和解決問題的監管人才,建立監管人才儲備庫,以保證在開展現場檢查等亟需用人之際能夠有充足的候選人才,保證國庫監管事業的發展始終具備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文清.基層行國庫監管的難點及建議[J].時代金融.2011
[2]馬利.國庫監管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金融發展研究.2010
[3]劉誌宏.國庫監管在預算執行監督中的作用探討[J].科技成果縱橫.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