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及防範
投資理財
作者:萬騫
摘要:本文就闡述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對其進行分析,從融資角度,共同探討如何對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進行風險管理及其防範。
關鍵詞: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管理
一、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析
知識產權抵押融資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用特定的知識產權,如專利許可和版權,專有技術,給債權人進行質押,擔保債權的實現,從而獲得融資,這是一個新的融資模式。企業倘若出現資金困難,這樣的融資模式,不僅可以緩解企業融資困難,而且也促進知識產權的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知識產權風險
與一般的有形資產相比,知識產權的價值評估相對會比較難,因為評估價值時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幹擾,比如技術、市場、社會、經濟等等,就其本身而言,又受到地域性、時間性等非排他因素影響。對於使用知識產權擔保質押,也存在風險性,因為知識產權在管理、權屬確定等方麵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知識產權的保護方麵有很大的難度。具體表現如下:首先,企業由於自身的體製建設,缺少對知識產權法務管理的意識,盡管獲得了隻是產權,但是沒有充分利用相關的法律來獲取相應的權益。其次,很多知識產權在現實中已經明確的此權利是誰所擁有,但是也常被他方質疑,由此也出現了不明原因就對貸款質押撤銷。我國一直在不斷完善有關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製度體係,但是侵權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知識產權的保護一直是困擾全世界的難題。
(二)知識產權的變現風險
知識產權質押雖然可以套用動產質權的方法來實現,但是由於知識產權流通範圍的有限性,知識產權價值的不確定性,實踐過程中效果並不理想。在處置質押物時,質押權人就具有支配權,即使出質人有一定的的權利,但也會受製於質押權人。通常質押權人並不依賴出質人的意願。
(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法律風險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法律危險,主要是表現在幾個方麵。比如: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登記問題等等,這些風險都是顯而易見,因此就知識產權來說,它的權利的不穩定性,權利歸屬關係的不確定性,存在的潛在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導致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法律危險。目前就知識產權質押製度舉例,若是站在法律製度層麵來講,對於質權人來說,關於知識產權的處置,並沒有賦予質權人對此享有的知情權和收益控製權,這就使出質人出現侵犯質權人利益的可能。知識產權的侵權問題,不僅是涉及到法律的危險,有的時候會帶來致命的影響。比如很簡單的一個貸款的項目,企業用知識產權進行抵押貸款,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如果不確定用於抵押的知識產權的歸屬權,就會出現2種嚴重的現象:一種現象就是侵權,另一種現象就是增加了商業銀行貸款的風險性。這和我國相關的法律部門及製定的法律法規不完善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在用實用新型專利舉一例子,新型的專利,既然是新型,在研究成新型的成果前必然會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如果以它向銀行提出貸款,如果僅僅是憑借新型專利表麵的權利歸屬,如果不完全去對此機進行全麵深入嚴格的專利檢索分析,極會造成侵犯他人在先的知識產權。
二、應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控製及防範機製的構建
(一)加強與知識產權相關機構的合作,提高知識產權質押的準入條件
在金融領域,金融機構要加強與知識產權相關機構的合作,一方麵,在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指導下,金融機構要製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製定的前提是要與知識產權特點相適應;另一方麵,就是要建立起與各地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密切合作關係,關於融資企業知識產權項目的前景及權利狀態,金融機構要及時準確地把握。對於知識產權項目的權利狀態、項目前景,市場開發等情況,是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管轄範圍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比較了解。對於貸款機構來說,還有一條有效的途徑就是設立較高的準入條件,為了降低融資審查的成本,降低融資風險,應當對資信較差,信用不好的,或是有很多不良記錄的知識產權排除在外,對風險低,資信好的知識產權質押項目,在融資手續和融資服務方麵給予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