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化農村改革,實施惠民政策
國家曾為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出了一列席的惠民政策,如“取消農業稅,新興農村合作社,新農保和糧食直補”等,都是為了讓農民實實在在的享受到優惠。實現農民增收的基本前提就是神話改革各種製約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機製體製。切實減輕農民負加強農村稅費的體製改革,讓農民沒有負擔的去發展經濟和生產,增加收入。為農民提供實用和先進的技術,使農業生產率可得到提高。鼓勵農民自主創業,農民在創業期間遇到的資金問題,政府要建立一些列的鄉鎮銀行來解決農民資金問題,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將補償機製和生態公益林管護進行完善,做到集體林權製度配套改革有效深化,為了方便農民的生產,要盡力讓農民獲得重要的資料,使農民發展林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給有效調動起來。幫助農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還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承包權要用不同方式來讓給農民,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成為專業大戶,不僅拉動了農民個體收入,也大力發展了農村經濟。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一直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的走向,提高農民收入也間接的提高我國人口的平均收入,對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不僅要在改革和農業方麵做出調整,如控製人口增長,加大農村化向城鎮過渡都是有效發展農村經濟的措施。隻有深化改革了農村經濟,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農民收入增加,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參考文獻:
[1]朱彩虹.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J].理論探索,2004,(3):55-56
[2]呂萍.提高農民收入的新思路[N].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16-18
[3]盧佳華,王洪波,劉媛媛等.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J].農村經濟,2003,(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