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對信息披露的影響
為了加強商業銀行信息透明度,便於銀行外部的監管者和投資者監督銀行的經營行為,將市場的監督力量注入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過程,《新資本管理辦法》就信息披露方麵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提高了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的成本,銀行需要更為全麵和及時的對自身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和經營管理過程進行信息披露。
三、適應《新資本管理辦法》對策
(一)改善資本供給渠道,補充資本水平
實施《新資本管理辦法》,對中國商業銀行短期資本充足率水平影響不大,但中國商業銀行規模擴張迅速,今天達標明天不一定達標。為適應中國銀行業的快速發展,銀行必須積極拓寬融資渠道,保障資本水平的持續達標。《新資本管理辦法》下調了對中小企業和個人貸款的風險權重,銀行可以就此轉變信貸結構,提高對中小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比例,進而實現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過去銀行的資本來源主要來自銀行的負債業務,但中國商業銀行未來負債波動性有增強的趨勢,所以未來銀行業應該建立起以內部資本積累為主導的一個主要資本供給模式。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增發、IPO或者發行次級債券等方式提高銀行資本水平。
(二)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適用高級風險計量方法
《新資本管理辦法》中,對於銀行信用風險加權資產的核算引入了標準法、內部評級法、初級法、高級法,市場風險加權資產核算有標準法和內部模型法,操作風險加權資產核算有基本指標法,標準法和高級計量法。實踐證明,越是高級的模型法計量風險加權資產,風險加權資產數量越低,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了努力提高自身風險管理水平,達到高級模型風險加權資產計量法的使用標準,積極開發並使用高級模型法計量風險加權資產,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
(三)加強信息建設,實現更深層次的市場化
《新資本管理辦法》明確提高了銀行信息披露的要求,體現出市場是銀行穩健經營過程當中一種不可小覷的力量。商業銀行在資本新規實施後,應該加強自身信息建設,積極並全麵向市場披露信息,了解自身的同時了解市場,借助市場的力量促進自身發展。中國銀行業一直比較依賴政府,要想穩健發展必須進行市場化改革,必須從傳統的過度依賴政府的救助來維護銀行體係穩健經營轉向越來越靠銀行自身實力來穩健經營,未來中國銀行業發展要靠市場的力量,這是大勢所趨。我國將逐步建立起以資本為核心的損失吸收機製,擺脫被動式的政府救助,實現更深層次市場化的銀行經營模式。
(四)拓展業務渠道,加強零售業務
商業銀行快速擴張的經營模式在《新資本管理辦法》出台並實施後,受到了抑製,商業銀行資本要求提高,加之利率市場化,銀行業傳統資產信貸業務盈利水平受到很大程度打壓,銀行短期高速盈利趨勢不容樂觀。所以銀行經營業務應該轉型,加大銀行業零售業務,零售做好不僅降低資本要求還能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穩定銀行的利差。未來銀行業發展的著眼點應該是深化現代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約束優先,控製規模,調整結構,提高質量,回歸理性,提高經營水平。
四、結束語
《新資本管理辦法》的實施不是應景之作,也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國際規則,而是充分吸取危機的教訓和考慮中國近幾年銀行業發展可能潛在的風險,為了維護好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成果的重大製度安排。未來中國商業銀行會麵臨著多方麵的不確定性,實施好《新資本管理辦法》有助於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水平,有助於增強商業銀行的自身經濟實力,有利於提高商業銀行對衝外部不確定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