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兒歌:我愛幼兒園
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朋友多,老師同學都愛我,我最愛幼兒園
8.轉轉、跳跳、叫叫
培養孩子對音樂表演的興趣和能力。
成人耐心地教孩子唱《轉轉、跳跳、叫叫》,使孩子能較連貫的一句句地唱準歌詞、節奏、音高。
孩子熟悉歌曲後,家長可根據歌詞的內容,引導孩子做相應的動作。如轉轉身,學小貓叫或跳兩跳,學小狗叫。家長要參與活動,和孩子一起做動作。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為客人表演歌曲。
3歲左右的幼兒借助於音樂進行自我表現的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強了。當幼兒在聽音樂或者學習唱歌時,會對那些富有戲劇色彩的、情緒激烈的歌曲產生興趣。大人可根據幼兒的這種特點,引導他進行一些表演。這不僅培養他對音樂的表現力,也能培養他大方、不怕生的性格。
附兒歌:
媽媽轉一轉呀,爸爸跳一跳,寶寶也來媽媽轉兩轉呀,爸爸跳兩跳,寶寶也來轉呀,學個小貓叫,瞄瞄瞄瞄。跳呀,學個小狗叫,汪汪汪汪。
9.小故事:小黃鴨和小青蛙
教育寶寶,看到別人有困難,應該丟幫助;讓孩子學習動詞:“摘、扶、劃、別著急”等。
成人講述故事。
設計一些問題讓寶寶回答。如:“小黃鴨聽到了誰的呼叫”“小青蛙怎麼啦。”“小黃鴨怎麼幫助小青蛙的。”(讓幼兒學習動詞:扶、劃,並讓孩子學做動作),最後老師可啟發孩子:“別人有困難,如果你們看見了,會怎麼樣”
可準備一個鴨子頭飾和青蛙頭飾,和孩子一起進行表演,對話處鼓勵孩子跟著錄音講。
附故事:
小黃鴨和小青蛙
小河流水嘩啦啦,嘩啦啦,河裏遊來了一隻快樂的小黃鴨。“呷!呷!呷!”它一邊遊一邊唱歇:“呷!呷!呷!”突然,小黃鴨聽到“吼吼吼”的呼喊聲,這是誰在叫呀?它怠忙遊過去,隻見石頭上有一隻小青蛙。小黃鴨問:“小青蛙,小青蛙,你怎麼了”小青蛙說:“小黃鴨,剛才我在捉害蟲時不小心摔傷了腿,現在我不能跳也不能遊。”
小黃鴨說:“小青蛙,別著怠,我來幫助你”“小黃鴨摘了一片長長的葉子,把小青蛙的傷口包紮好,又摘了一片又圓又大的葉子,放在水麵上,讓小青蛙坐在葉子中間,用力劃呀,劃呀,一會兒劃到了河葉麵,把小青蛙送回了家。
小青蛙說:“謝謝你,小黃鴨。”小黃鴨說:“別客氣,你好好養傷吧!”
小河流水,嘩啦啦,河裏遊著快樂的小黃鴨。
3~4歲幼兒的遊戲
兒童從3歲開始進人學前期(3~7歲時期)。已是一個初具個性和獨立能力的人。
生理發育
幼兒的身高體重增長速度較3歲前有些降低;骨骼更堅硬了些,但骨化過程還遠未完成,容易變形。幼兒大肌肉動作比較協調、小肌肉動作顯得笨拙。
腦童繼續增加,腦機能也發展起來,皮質興奮和抑製過程加強,但興奮和抑製過程還是不平衡。
心理發育
由於3~4歲幼兒動作的發展,活動範圍擴大,幼兒的心理在一定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也有了新的發展。具體表現為:
感知覺:3歲幼兒的感知覺比以前提高了,能根據成人的要求,迅速找出和家長手中一樣顏色的彩旗,能正確分辨幾種基本顏色;3~4歲幼兒已能較好地辨別各種聲音;3~4歲幼兒已能通過手,接觸更多的物體,從而知道物體的冷熱、軟硬、光滑與粗糙等特性;幼兒的知覺已有明顯發展,他們已知道了一些事物的名稱,並能在成人誘導下,說出某些事物的特點,空間知覺與時間知覺方麵有初步發展,對於上下方位已能分辨。
注意:3~4歲幼兒注意的時間較短,無意注意占優勢。在較好的教育環境中,注意可連續集中3~5分鍾。顏色鮮豔、會動的玩具,適合他的需要和興趣時,注意能維持較長時間。
記憶:對事物記憶保持的時間延長,一般可保持兩三個月,而且記憶的內容也較前豐富,不僅能記住人,還能記住一些人的動作、活動、別人的簡單委托和要求。記憶以無意識記為主,有意識記開始發展。對形象記憶的效果高於語詞記憶。
思維和想象:3~4歲幼兒的思維表現出感知動作向具體形象過渡的特點。他對事物還不會做複雜的分析綜合,更不會邏輯推理,思維是具體直接的。
3~4歲幼兒是以無意想象為主,他們的想象也是在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幼兒的分兒能力差,想象有時與現實混淆,或脫離現實。
語言:已基本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通過兒歌、講故事等活動及成人的指導逐漸學會正確發音和比較恰當地使用一些詞句。
情感:3~4歲幼兒有時出現“怪”脾氣,難管教,常和成人產生對立情緒;這時期自我意識逐步形成,獨立性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集體感非常弱,不習慣與別人共同生活和遊戲;幼兒愛美的情感也初步發展起來,如喜歡美麗的顏色和服裝,愛聽音樂,觀賞歌舞表演及畫片等。
意誌:3~4歲幼兒意誌能力很差,缺乏忍耐性,不善於控製自己,不能很好遵守各種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