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外美容醫學最新動態(一)(1 / 2)

國外美容醫學最新動態(一)

動態

整形美容

1 白細胞介素10與傷口再生型愈合

胎兒娩出後發生的創傷傷口都是瘢痕性愈合,然而,在妊娠中期的胎兒如果出現創口,可以呈現再生型的修複,即無瘢痕愈合。愈合後的傷區組織與正常皮膚近似。對於胎兒某個時期無瘢痕修複的機製有許多研究,但仍不是十分清楚。據稱,抗炎性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0(IL-10)在胎兒無瘢痕愈合中扮演重要角色。

白細胞介素10具有引發再生型創傷修複的功效,可能是多重效應的結果:調節傷區的炎性反應、對細胞外基質的調節作用、對成纖維細胞功能和對內皮祖細胞的影響。實驗研究查明,用不同的方法使傷區的白細胞介素10過表達,可以獲得與胎兒無瘢痕修複相似的結果;這與臨床II期應用白細胞介素10的結果一致。傷口良好的修複是一個複雜的生物學過程,它涉及多種生長因子的作用、與細胞的類型、細胞外基質的變化等相關。

白細胞介素10與無瘢痕愈合的關係,預示它可能作為一種抗病理瘢痕的手段。但要實際在臨床上應用,還要作更多的研究-包括製劑的品種、使用的劑量、應用的途徑和時間等。隻有通過體外研究、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才能應用推廣。總之,白細胞介素10具有抗病理瘢痕的潛能。

[摘譯自 Adv Wound Care(New Rochelle) 2014,3:315-322]

2 肥大細胞是瘢痕增生的重要細胞

肥大細胞大量存在於皮膚組織中,它是一種對創傷首先迅速反應的細胞,創傷發生後,細胞內的顆粒很快釋放出多種介質,對傷區產生作用,這種作用不僅出現在創傷早期-引起炎性反應-而且刺激多種重要細胞的增殖、影響膠原的產生和重塑。

在創傷修複的研究中,學者們很重視肥大細胞對瘢痕發生的作用。在無瘢痕愈合的環境中,肥大細胞的數量很少,而且細胞的生物活性也低,而在瘢痕形成的組織和纖維化的組織中,肥大細胞的數量多、細胞的生物活性也很高。在動物實驗中應用肥大細胞顆粒抑製劑或藥物阻斷肥大細胞的活性後,瘢痕增生程度明顯減輕。

雖然已知肥大細胞與瘢痕增生有明顯關係,但對其在傷口愈合中生物活性的狀態仍不完全明了。對於阻斷肥大細胞的活性就能抑製瘢痕的增生,還需要過通過更進一步的研究來加以確認。

[摘譯自 Adv Wound Care(New Rochelle) 2014,3:356-365]

3 幹細胞在傷口無瘢痕愈合中的作用

在妊娠中期的胎兒傷口可呈現無瘢痕性愈合,表現為再生性組織修複。但妊娠後期則沒有這種現象。成人傷口都是瘢痕性愈合。重度的瘢痕愈合使患者要承受不少的痛苦和經費的支出。現代研究證實,一些幹細胞對傷口修複有良好的影響。表皮幹細胞、基質幹細胞促進傷口愈合並呈再生性修複特征。有資料表明,成人幹細胞標記物在胎兒傷口修複過程中出現,它可能與胎兒傷口無瘢痕性愈合有關。雖然,有關胎兒在妊娠中期無瘢痕愈合已有許多研究,但其確切的機製仍不很明確。幹細胞的作用與傷區炎性反應減弱有關,但引發再生性無瘢痕性愈合的機製仍不清楚。

隻有查明成人與胎兒兩種幹細胞的差異,才有可能將幹細胞引入防止瘢痕的領域。

[摘譯自 Adv Wound Care(New Rochelle) 2014,3:304-314]

4 聯合應用非手術方法治療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病理性瘢痕中很難治療的一種過度的纖維化疾患,它常發生在有特異傾向的人群。治療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手術切除、激光治療、放射治療、矽酮品的應用、冷凍、藥物注射等。但沒十分理想的療法。

本文作者前瞻性地研究了,采用聯合使用激光+P32非手術療法治療瘢痕疙瘩取得的效果。

研究資料包括122人的151個瘢痕疙瘩病變,觀察對象為15~60歲的患者,病灶大於2cm2 ,具有疼痛、搔癢或其他症狀,病程超過2年。治療方法:聯合使用激光+P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