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遠離食品汙染,給寶寶最天然的食物(1 / 3)

食品中混進了對人體健康有害或有毒的物質會導致食品汙染,食用受汙染的食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對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影響更大。

食品汙染源有哪幾種

食品汙染分為生物性、化學性及物理性汙染三類。

生物性汙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汙染食品,屬於微生物的真菌和細菌是肉眼看不見的,它們會造成雞蛋變臭,蔬菜腐爛。

化學性汙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汙染食品引起的。多在生產、製作、加工、包裝過程中汙染食物。

物理性汙染主要來源於複雜的多種非化學性的雜物,雖然有的汙染物可能並不威脅身體健康,但是會嚴重影響食品應有的感官性狀和營養價值,食品質量得不到保證。

生物性汙染有哪些

生物性汙染最主要的是細菌對食物的汙染,食品的細菌汙染指標主要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等幾種。常見的易汙染食品的細菌有假單胞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芽孢杆菌與芽孢梭菌、腸杆菌、弧菌和黃杆菌、嗜鹽杆菌、乳杆菌等。

此外,生物性汙染還包括寄生蟲、昆蟲、病毒等汙染。

化學性汙染有哪些

各種農藥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汙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含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含有多氯聯苯的廢報紙包裝食品,會造成食品汙染,食之引發疾病。

物理性汙染有哪些

物理性汙染包括:其一,來自食品產、儲、運、銷的汙染物,如糧食收割時混入的草籽、液體食品容器池中的雜物、食品運銷過程中的灰塵及蒼蠅等;其二,食品的摻假、使假,如糧食中摻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摻入大量的糖等;其三,食品的放射性汙染,主要來自放射性物質的開采、冶煉、生產、應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汙染。

哪些環節可導致食品汙染

食品可能遭受汙染的環節主要有:一是工業廢棄物汙染農田、水源和大氣,導致有害物質在農產品中聚積;二是隨著農藥殺蟲劑等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殘留在農產品中;三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一些化學色素、化學添加劑的不恰當使用,使食品中有害物質增加;四是儲存、加工不當導致的微生物汙染。

食品汙染對寶寶健康會產生哪些影響

食品汙染對孩子健康的影響表現在很多方麵。首先,孩子還未完全發育成熟,各方麵的身體機能較弱,抵抗毒素的能力差,如果一次性攝入過多的汙染物,會比大人更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如細菌性食物中毒、農藥食物中毒和真菌毒素中毒等;其次,如果長時間食用被汙染的食品,毒素在體內長期積聚,就會造成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會引發各類疾病,嚴重者還可能造成細胞突變或者癌變等;再次,長期食用受到汙染的食品,還會影響孩子身體的生長發育狀況,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食品汙染對孩子的影響比對成年人更大,因此一定要更加嚴格地為他們挑選日常食品,同時要努力防治食品汙染,為寶寶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飲食環境。

適合寶寶吃的抗汙染食物有哪些

食物有沒有被汙染,是人們用肉眼難以辨別的,有些食物明知道其中含有微量汙染性的元素,但日常飲食卻離不了它。

因此,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要適時地給孩子吃一些具有抗汙染作用的食物,來幫助孩子將毒素排出體外。

常見的抗汙染食物有:抗輻射的海帶、抗噪聲的小米、抗粉塵的血豆腐、可驅鉛的牛奶、可抗癌的黑木耳、可抗亞硝酸的大蒜等。此外,有一些營養素也參與解毒過程,比如蛋白質是各種毒物代謝中酶類的主要成分,缺乏蛋白質不利於身體解毒功能的發揮;B族維生素是解毒過程中的必要輔酶,充足攝取B族維生素同樣具有解毒功效;奶蛋白可以與汞等重金屬元素結合使之排出體外;維生素C能夠阻止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保護人體健康。父母應多給孩子吃富含這些營養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