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 海軍計劃(1 / 2)

“波蘭槍騎兵的戰力如何”

鹹豐這個問題提的很突然,艾馬爾名顯一愣,略做思考後解釋道,“以歐洲三十年戰爭前的水平做比較的話,波蘭人是比較精銳的騎手”。

當然了,拿破侖近衛騎兵軍團麾下的波蘭槍騎兵不算,這是一支接受過法式紀律和隊列訓練的近代騎兵,在一係列拿破侖戰爭中有著出色的表現。艾馬爾沒有提起這件事情的始末,完全是因為民族自尊心作祟,他不想在偶像的戰績中有被外族分享的成色。

“現在呢”,奕緯不死心的問道。

“擋不住英吉利、法蘭西這些胸甲騎兵團一次衝鋒”

“有這麼差嗎”

“在絕對的紀律和科學訓練下,胸甲騎兵團可以無視任何騎兵對手,北非、東歐、南亞已經不止一次的證明了這些戰果”,艾馬爾不無驕傲炫耀道。

“看來我記錯了,槍騎兵不屬於近代騎兵係列”,奕緯自言自語道,對於近代騎兵的輝煌,他是持肯定態度的,二丫戰爭中,清朝八旗引以為傲的察哈爾騎兵、滿州騎兵,麵對英國本土的女王近衛龍騎兵團、來自法屬北非殖民地凶悍的西帕希騎兵團、英屬旁遮普尚武的普羅比錫克騎兵團、英屬印度的費恩印度騎兵團。兩支軍隊交鋒的結果,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清朝騎兵哪怕麵對數量很少的聯軍騎兵連,也擋不過這些近代騎兵的一個衝鋒,然後是被驅逐、屠殺,以至於後來這些滿州騎兵都不敢去騷擾聯軍的運輸線。

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查看一下,冷吧美女孟加拉槍騎兵整理的近代騎兵係列。她的總結是西方的正規騎兵總能保證兩點,一是抓住更好的衝鋒機會,爭取衝擊敵騎兵的側翼或是衝擊靜止中的敵騎兵。第二點,總是能保證衝鋒時更為密集整齊,所以正麵衝鋒中也往往一次就將各種傳統騎兵撞的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那麼上校,朕想建立一支騎兵,如何著手呢”,奕緯向艾馬爾谘詢道。

“親愛的陛下,您得先有馬”

“朕先將散落在南洋的西方戰馬收集到天津,然後在著手英國**的引進”,

四圃製田草輪作的運用,徹底解決了歐洲農牧爭地的問題,成功的把民用馬分散到了千家萬戶中去飼養,把有限的馬場資源幾乎全都整合到軍事和商業用途中來。到十九世紀後期,歐美各大國軍隊中戰馬的數量都超過幾十萬匹,俄國的動員能力更是可以達到兩百萬匹的軍馬數量。

這還隻是數量,經過血統論的培育,西方戰馬的身高、速度、持久力都達到了騎兵作戰的最佳要求。

“隻要有合適的戰馬,騎兵團隨時可以組建”

“那就在八旗之中挑選出最優良的馬匹,先用於騎兵訓練”,奕緯仿佛看到了第八次俄土戰爭時,大清騎兵軍進駐中東、中亞,重劃西伯利亞歸屬的畫麵,想想都令人那麼的激動。

“艾馬爾完全服從您的命令,陛下。不過新軍的槍炮裝備如何解決?”

“這個嘛,此次洋商運來了不少的新式槍炮,優先裝備新軍營”

“陛下,艾馬爾有個建議,這批槍炮各國型號都有,口徑大小不同,彈藥需求也不同,很不利於統一訓練,況且,西方步槍不適合東方人的體格使用,最好是專門設計一批槍械”

此人還真有職業道德,雖然身為一個法國人,卻能處處為清國新軍著想,相比那些損公肥私的清國官吏,奕緯大受感動,高興地言道,“上校還真說到了點子上,朕準備將懸賞發布到西方諸國,招標清國槍支並建造兵工廠”。

兩人相談甚歡,落實了大清國第一座現代化軍校的建立,原本奕緯還想提出新軍剪光頭建議,但當看到艾馬爾也留著半截辮子的時候,就放棄了這種想法,直到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洋人仍有留半截辮的風氣,對於辮子的問題,目前還是不要挑戰朝中老臣的神經了。等以後確立威望的時候,還有的是機會。

塹壕戰、閃電戰還太過遙遠,近代騎兵、後拿破侖戰術才是清朝軍隊最需要的改革。當前清國最需要的戰術,不是趕英超法,而是完成近代國家的轉型。

搞定了陸軍,接下來就是海軍了。這一次麵試人員中,級別最高、經驗最豐富的莫過於迭戈上尉。

迭戈這次見到鹹豐後沒再跪拜,而是行了個姿態悠美的單膝禮,貴族出身,對禮節得掌握不是艾馬爾這種武夫所能比肩的。

“你的簡曆朕看過了,聽說在航行的過程中,海門營參將賴英揚對你很是推崇”,剛抵達天津,賴英揚就將勸諫書呈給了鹹豐閱覽,書中大呼洋人戰艦犀利,戰法多變,信中更是對迭戈的見識點明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