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監視同時也為了獲取洋人的信息,兩廣總督阮元遣署理海門營參將賴英揚領所部水師護送洋人進津。海門營隸屬於廣東水師南澳鎮,原設官兵一千零五十九名,實數不到七成。清中期之後吃空餉嚴重,海門營還算是水師中的精銳,其它諸營更是僅餘四至五成不等。
廣東水師雖然號稱將士二萬,戰船四百艘,卻早已不堪用,平日剿滅海盜尚且不敵,更何況與洋人做戰。賴英揚一行人雖名曰護送,實則是奉了聖旨學習洋人操船之法。
參將賴英揚不方便出馬,其子賴恩爵幹脆就住在了洋艦之上,安排了兩個翻譯陪護,每日纏著迭戈問東問西。
有時看見迭戈說煩了,心不在焉的時候,賴恩爵就適時的遞上點小禮物,比如一瓶好酒,軍人都愛喝酒,但船上配給有限,就算是身為貴族的迭戈也不夠用,雖然喝不慣清國產的白酒,總比沒有強。或是一些精美的掛件、美味的食物,總之迭戈很享受這種待遇。
葡萄牙雖然近幾十年沒落了,可畢竟地處西歐多戰之地,迭戈又是參加過拿戰的軍人,雖然戰術水平不是很高,但眼界還是有的。
從造船用的木材說到清國硬帆和西洋全裝軟帆的優劣對比。又從船體結構講到了火炮威力、海軍火控係統,隨著光學測距儀和陀螺穩定的火力控製運用,西方近代海戰素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地步。
“旗語通訊、指揮原則、海軍作戰計劃,夜間訓練、敵艦識別、目標打擊方案分析,英國正在進行的海軍職業化過程,經過軍校培訓、作戰崗位培訓、社會地位提高的英國海軍軍官在軟實力方麵也在拉大同古代海軍的差距。”
“戰列艦縱隊學說的運用,通得遠距離炮擊戰術、快速運動戰術已經使英國海軍縱橫於各大洋罕見敵手。”
在不知不覺中,迭戈完成了對賴恩爵的近代海戰科普。
“今天,西方艦船在速度,靈活性,火力,防護上都超過了清國戰艦,隻需一支很小的英吉利艦隊,就能完全封鎖清國的大部分海疆。知道英吉利主力艦的劃分嗎”
“英吉利主力戰艦中的一級軍艦,擁有三層炮甲板,火炮超過一百門,船上載員達八百七十人之多,排水量三至四千噸。說噸你可能不知道,換算成料大概為萬料大船。代表艦船是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海軍上將的旗艦勝利號。”
這類戰艦對賴恩爵來說確實已經超出想象的範圍,萬料大船,在大清隻存在於傳說或神話之中。
說到勝利號,就不能不聊拿破倫戰爭中的決定性海戰場,特拉法爾加海戰。
“兩支艦隊在特拉法爾加海域遭遇,法西聯合艦隊有戰列艦三十三艘,其中一艘為當時最大的四層甲板戰列艦“三叉戟”號,三艘為三層甲板戰列艦,其餘二十九艘為兩層甲板戰列艦。另有,七艘巡洋艦。戰列艦中有十八艘為法國的,十五艘為西班牙的。所裝有“側舷”火炮二千六百二十六門,共載官兵二萬一千五百八十人。”
“英國艦隊原有戰列艦三十三艘,但其中的六艘在戰前奉命去護衛一支駛向馬耳他的運輸船隊。餘下的二十七艘戰列艦中,七艘是三層甲板戰列艦,其餘二十艘為兩層甲板戰列艦。此外還有四艘巡洋艦和二艘輔助船。合計“側舷”火炮二千一百四十八門,官兵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人。”
這哪是蠻夷小國,簡直是兩座移動的堡壘,堂堂大清水師連給人家提鞋都不夠,想我水師男兒不能在此等海戰中一展雄風,實乃人生中一大憾事。
“維爾納夫認清了因為風力的輕微,使他不可能避免會戰時,於是在上午八時發出信號,命令全部艦隊轉向,這樣好使加的斯港可以處於下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