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殘存的些許記憶確認了是老太後的嗓音,從聲音的清脆度來說,歲數應該不是很老,奕緯暗自嘀咕道。沒等秋月來扶奕緯就站起來了,嘴裏喊著“謝老祖宗恩典”。
老太後麵前當差的就是不一樣,長得是真水靈,奕緯怕出醜沒敢讓秋月伸手,笑話,上次一個暖月就差點闖了禍,本身自製力太差,稍微有點**就按耐不住,這點出息。
奕緯緊走兩步,來到孝和睿皇太後轎簾前低聲答話。
祖孫倆見麵無非是聊些家常,一晃奕緯都十好幾了,身高比之前高了足足一頭,這個把月營養又跟得上,也胖了,有點大人模樣了。
孝和睿皇後是嘉慶帝第二任皇後,和現在的慎妃一樣都是潛邸過來的,道光的額娘走得早,可以說跟著孝和睿皇後長大的,娘倆關係早就勝過親母子。
話說去年仁宗駕崩事出突然,當時群臣慌亂之中沒有找到傳位的鐍匣,按法定繼承人的說法有四個皇子,其中有兩個是鈕祜祿氏的親生兒子,皇三子綿愷、皇四子綿忻。
在此關鍵時刻,她一心為大清考慮,沒有偏向親生兒子,在混亂之中傳懿旨令綿寧繼位,從而避免了清朝的一場政治風波,這份清醒和胸襟難得可貴。
雖說道光在嘉慶生前早就羽翼漸豐,可鈕祜祿氏占著大義的道德製高點,真要全力以爭,最後鹿死誰手真還未必可知,君不見多少賢才俊良為了這個位置,哪怕有一絲絲希望,都不擇手段的去爭取。
即位後道光為皇後鈕祜祿氏此無私之舉所衷誠敬服,當年就上尊為孝和睿皇太後。奉皇太後居壽康宮,皇太後乘禮輿致啟祥門內,道光跪迎,步隨至壽康宮,更朝服,至慈寧門外,率王大臣官員行禮。
終其一生母子關係融洽,這份親情亦是有始有終,算得上宮廷中的一段佳話。
不過那是道光和老太太的關係,要說上奕緯就差得多了。這對名義上的祖孫見麵的次數極其有限,奕緯並非嫡生子,宮女子所育,又不得寵,道光將其冷處理,長得不討喜就罷了,為人也不機靈,時間一長眾人都快將他忘了,若不是涼亭風波,奕緯很難出現在老太大的眼前。
孝和睿皇太後今天主要是來看看道光的,娘倆一向相處的不錯,道光為了不讓額娘掛念,將受傷的事封鎖了,不讓人傳給老太後知道。老太太也很納悶,以前兩三天來壽康宮請一次安,這怎麼轉眼一個多月了沒見到道光,就有點生氣了,老小孩嗎,人一上歲數了,就怕讓別人給忘了,這不壽康宮的宮人們就倒了黴了,沒少受責罰。
直到這次中風,才不得不說破,讓人告知了道光的病情給孝和睿皇太後知道,老太太很心疼,生恩不如養恩大,打小看著道光長起來的,親兒子一樣,如今兒子快撐不住了,趕緊過來看看。
說是老太太,其實還不到五十呢,隻比道光大六歲,畢竟輩份在那了,這不一見了麵,道光掙紮著要起來磕頭,老太太死活不讓,娘倆說些體已的話,又安慰了道光,直到道光精神不濟,老太太強忍著傷心和道光告別,見一麵少一麵了,兩人雖然都沒說,但心裏明白著呢。
“以後大清國的擔子可就挑在你身上了,一定要扛住”
“孫子定不負皇阿瑪所托”
“有不懂的多問問那些老臣,那可是你祖父兩朝碩果僅存的賢才”
“孫子謹聽老祖宗教訓”
“內務府的事我也聽說了,這也是多年的積弊了,萬不可操之過急,如今你阿瑪病著,別讓那幫小人去打攏他”
“老祖宗是這麼回事、、、”
“你也別給哀家說什麼大道理,我一個婦道人家,也聽不懂,也不想聽,哀家隻知道,昨晚有好幾拔人壽康宮那求恩典,述說內情,全讓哀家安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