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如何解決男孩的早戀問題(1 / 1)

現在的孩子大都受電視、電影、廣告等媒介的影響,變得越來越早熟,“早戀”現象也愈加普遍和低齡化了。

有一位男孩的母親向朋友講述過這樣一個“笑話”:

一天,我領著六歲的兒子逛超市,路過賣糖果的地方,兒子怎麼也不肯走了。我問兒子:“你想吃糖嗎?”兒子先是搖搖頭,隨後又使勁地點點頭。我有些疑惑,便蹲下身來問兒子到底什麼情況。兒子湊過來在我的耳邊說:“媽媽,我要買這個糖,送給我喜歡的女生。”我很是驚訝,接著問道:“那你為什麼非要送糖呢?”兒子害羞地說:“這糖是戒指型的,我送給她是要讓她長大後給我當新娘。”聽到兒子的話我哭笑不得。

其實,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無論年長還是年幼,對異性產生好感是很正常的現象。有些孩子在小學階段就有了這種朦朧的意識,但這時候孩子的情感大多是純真的友誼,不能稱之為“早戀”。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孩子認為自己的情感已經趨於理性時,便不自覺地把對異性好感升華到他們所謂的“愛情”,出現早戀現象。

早戀的危害人盡皆知。男孩在情感方麵是非常脆弱的,一旦陷入早戀的漩渦,便很難自拔,並會因此與父母產生很大的隔閡,甚至引發激烈的家庭戰爭。

男孩對異性的情感變化,是他成長過程中自然流動的一種生命氣息和情緒。但對處於青春期男孩的父母來說,“早戀”畢竟是一顆非常棘手的“定時炸彈”。如果縱容放任,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如果貿然觸及,又可能遭致更壞的結果。那麼,父母對於男孩的這種情感問題又該如何應對呢?

方法一:防微杜漸,及早發現男孩早戀傾向

對於早戀,如果父母能及早的發現、給予提醒、進行教育,問題就能得到妥善的解決。

以下現象,隻要超過三項,父母就要格外留神了:

★一向樸素的孩子,要求父母添置時髦服裝;

★活潑好動的孩子,開始變得沉默起來;

★突然變得愛打扮,常常對著鏡子左顧右盼;

★學習成績有明顯下滑,並持續了一段時間;

★回家後喜歡一個人躲在房間,不喜歡與父母交流;

★對某位異性的名字特別敏感,時常掛嘴邊;

★經常在無意間談起公園、電影院、溜冰場、遊戲場等休閑場所。

方法二:教男孩正確認識、對待早戀

小沂這學期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原來他喜歡上了班級裏的一位女同學,每天都無法把精力放在學習上。班主任知道後,及時地把這個情況反映給了小沂的父親。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小沂的父親叫兒子陪自己到果園看看。正值春天,樹上的花都開了。這時,父親隨手摘下一朵小花,聞了一下便丟在地上。看到父親的行為,小沂不解地問:“爸爸,這花開得這麼漂亮,你為什麼要摘下它呢?”父親嚴肅地說:“這花的確漂亮,但它結不出果實,隻會白白地汲取養分。”小沂好奇地問:“為什麼呢?”父親解釋道:“這些花是因為養料充足才能開放,而一遇到春寒它們就會自動凋謝,沒有任何生命力,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把它摘掉。愛情也如同它們一樣,雖然有誘人的芬芳,但過早的戀愛往往承受不住風吹雨打,隻有經過時間的考驗,理智而成熟的愛情才能結出果實。”父親的話使小沂豁然開朗,化解了心中的癡迷。此後,小沂的學習和生活又步入正軌。

如果你的男孩早戀,父母可以通過各種辦法,旁敲側擊地暗示男孩:早戀猶如一朵嬌豔的鮮花,隻有在正確的時令配上適當的溫度、土壤滋養,才能有所結果,否則必定會凋零。

方法三:不能以強硬的態度壓製男孩的情感

對於男孩的“早戀”問題,很多父母認為不能放任他的行為,便采取嚴厲的態度、壓製他的情感,但這樣做隻會適得其反。無論父母的管教多麼有道理,也要張弛有度。父母不妨以朋友的姿態,在不傷害男孩自尊心的基礎上,多對他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和排解。

專家給父母的管教課堂

很多父母的親身經曆告訴我們,一味地告訴孩子“不許早戀”是沒有什麼成效的。父母應換一種視角看待孩子的“早戀”問題。對此,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建議父母們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父母要意識到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情感活動,這時要謹慎、認真地考慮孩子需不需要指導,以及怎樣指導。

2.父母要對青春期的孩子重新定位,不要再認為他對戀愛還是一無所知。

3.對於處於早戀中的孩子的指導,其方式不能是強硬的,而應以朋友或旁觀者的身份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