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編者語

本期封麵報道聚焦湖南電視台。報道湖南電視,這一階段必談的一個熱點自然是《我是歌手》。表現手法、內容上的彈讚不論,《我是歌手》在熒屏、微博上人氣火爆,讓湖南衛視在2013開年高開,是事實——第七期節目的收視率拿下CSM29城市網及全國網雙網第一,收視份額雙網破10。

這檔節目的生產模式,集結優勢資源、高投入、精製作、多平台聯動宣發等,是幾個重要的關鍵詞。

“競演”也罷,“比賽”也好,協調和說服成名歌手登上舞台,麵對有可能遭遇的淘汰環節,對節目組和電視台的資源調動能力、平台號召力,要求都非常高。而對國際成功模式的引入,是學會用市場規則整合創意資源的一個必答題;高投入是“大片”的基本配置,電視台必須要有靠得住的經濟實力;先進的硬件配置、專業高效的執行力,是精製作的前提,包括高水準的音響配備、視效跟上觀眾不斷挑剔的收視需求等等。反過來,節目製作中的“高配硬件”,也會推動作為終端的電視的換代升級。隨著講求聲畫效果的電視大片的增多,高配電視機,甚至電視傳輸方式上的刷新,已是趨勢——好比電影產業中的3D、巨幕;而多平台宣發,尤其是對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介的主動運用,已經成為考察媒介運營水準的一個新標尺。

上述幾個關鍵詞,在去年收視表現“爆表”的《中國好聲音》身上也能找到,央視近來在製播分離上的一係新動作也有這種意味。

用強勢品牌整合各方資源,在強化專業製作能力的同時,用產業化思維進行市場布局(比如《中國好聲音》“股份製”的產業運作模式),這種電視運營方式,可稱之為“大電視”——對內理順關係,培固專業能力,對外打開視野,打通和社會資金、專業資源、渠道等的溝通交流,是新時期電視保有創意力和競爭力的命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