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保鮮與防腐(2 / 2)

防腐劑——食品工業的大救星

我們曾經食不果腹,饑腸轆轆,因為糧食歉收而發愁;也曾經因為田地大豐收而發愁——菜都要爛了我還沒吃完!

如今,我們能在超市裏輕易地找到南京的鹽水鴨,北京的烤鴨,四川的泡椒鳳爪,河南的道口燒雞。究其原因,是因為商業化的運輸網絡讓全國的物流得以通聯,現在酒香也不怕巷子深了;另一個原因則是食品防腐劑的出現、包裝技術的革新,讓食物得以更安全更方便的運輸。產品保質期的延長,大大降低了食品對物流時效性的要求,使得在一個地方生產的食品得以傳播開來。

由於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在挑選食物時比以前挑剔了不少,不再稀罕太甜的果脯、死鹹的醬菜、燉爛的肥肉、幹得掉渣的麵包……油膩膩的方便麵更讓消費者感到不滿意。於是出現了低鹽的醬菜、低糖的果醬、口感適當的肉食、入口綿軟的糕點、蒸煮型的方便麵。可如果把食品做成這樣,還沒擺上貨架,它可能已經爛在倉庫裏了。為了保證食品得以正常銷售和流轉,食品防腐劑成了食品工業的大救星。

用科學和理智的角度正確看待防腐劑

翻開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天然防腐劑與抗氧化劑》,我們能在前言赫然看見這樣一行字:“由於很多媒體過於誇大化學性防腐劑和抗氧化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使得天然防腐劑和抗氧化劑的研發得到了長足發展。”因為一說到化學與人工合成,人們就會將防腐劑一棍子打死,就算用防腐劑,也要找那些純天然的。

純天然的防腐劑的確是目前科研的主要方向,但是對於化學合成的防腐劑的使用也依舊有章可循。中國到目前為止隻批準了32種允許使用的食物防腐劑,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等。苯甲酸的毒性比山梨酸強,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僅為山梨酸的1/3,因此許多國家已逐步改用山梨酸。但因苯甲酸及其鈉鹽價格低廉,在我國仍作為主要防腐劑使用,主要用於碳酸飲料和果汁。山梨酸及其鹽類抗菌力強,毒性小,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可參與人體的正常代謝,並被轉化而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山梨酸由於防腐效果好,對食品口味亦無不良影響,因此越來越受到歡迎。

其實防腐劑在國家規定的安全使用範圍內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但是對於用法仍有嚴格要求。我國出台的《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食品生產中可以使用的防腐劑種類做了規定,同時也對每種防腐劑在每類食品中是否可以使用以及用量做了明確的規定和說明。

但是真正令我們擔心的不是防腐劑,也不是防腐劑是不是純天然的。而是某些三無工坊、黑心商販,還有管理極差的小企業。他們為了掩蓋腐敗變質的原料,任意添加劣質防腐劑和其他添加劑。這些食品生產者缺乏食品科學知識,為了利益無視國家規定,或是應添加防腐劑而不加,或是無限製地亂加,或是使用國家不允許使用的化學物質防腐,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威脅。

因此中消協在2001年發布了第2號消費警示:要正確認識、理性看待食品中的防腐劑,掌握有關食品防腐劑的常識,以便在購買食品時能明明白白選購;兒童、孕婦等屬於身體發育特別時期的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攝取方麵應該重點予以保護,建議不要給他們食用那些過多使用防腐劑的食品,以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在選購食品、飲料時,盡可能購買有信譽、質量經得起市場考驗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中使用防腐劑時更慎重、穩妥,標注也往往更真實;對一些中小企業在產品說明或廣告中所宣稱的“本品絕對不含任何防腐劑”不要輕易相信。

其實我們真正應該擔心的,不是防腐劑是否是天然或者非天然,防腐劑該加或不該加。因為起到同樣作用的物質,化學成分大同小異,而若不加防腐劑,食品的安全隱患更大。我們對食品的基本常識缺乏了解,對一些知識誤解很深。我們應該多了解這方麵的知識,而不是見網上、QQ群傳來的信息聽風就是雨,隨手轉發做不實信息的幫凶。我們容易對身邊的大危害視而不見,而對一些很小的危害極盡炒作。大的危害比如環境汙染、高熱量食物攝入、食品衛生等,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子虛烏有的危害如核輻射、反式脂肪、速成雞、被鯊魚襲擊致死等。我們應該想想如何改善自己營養不均衡的事實,端正選擇食品的態度,如何切實采取措施遠離重金屬汙染的食品和營養價值太低的食品,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大呼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這樣反而能讓我們活得更加健康,少一些惶恐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