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模仿大人用他手頭之物做試驗。如用小棍去刺布娃娃看它是否流血,用硬東西撬絨毛動物的眼睛。因為它很亮,很像水果糖,要嚐嚐是什麼味道;把細小的珠子塞入自己的鼻孔和耳朵。寶寶作為試探者對玩具會較粗暴。將它扔開,甩在地上,坐在上麵,抱著它打滾,如果玩具有硬的尖角會刺傷寶寶。
在騎木馬或者旋轉的玩具椅時,寶寶身體失衡會向前趴在玩具的尖角上。如大公雞的紅雞冠、兔子耳朵、牛的尖角等。這些又尖又硬的東西會刺傷突然往前撲的寶寶而發生危險。如果家中有這種玩具要用軟布將尖端包裹起來。
寶寶最喜歡各種車輛。喜歡按開關讓它走,讓它鳴笛或者亮燈;也會使勁將它的輪子或好看的部位拔出來,細小的軸和螺母會傷害頑皮的探索者或者被他吞掉,所以父母為寶寶購置的每一種玩具都要細心檢查。防止這個能跑、能跳又有力氣的探索者受到傷害。
◎預防走失
兩三歲的寶寶最容易在公園及人多的地方丟失,尤其是兩歲半以後的孩子,看見新鮮東西會停下來用手摸或跑到周圍去玩,在家長幹其他事時可能會一時未注意到孩子。孩子跑遠了發現父母不在身邊時會大叫大喊。好心的人會過來幫助尋找父母。個別孩子由於失去安全感,自己會傷心地逃離人群躲在一角,使大人尋找更加困難。要讓孩子記住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和電話,這種教育應從兩歲就開始,以防萬一。外出之前,大人要告誡孩子一定要隨時緊跟父母。如果去的地方走路很多,可推著小車去,以免孩子太累跟不上大人,大人和孩子都要提高警惕以免發生丟失。
◎計劃免疫
36個月時注射乙型腦炎疫苗一針。早教視角
◎教寶寶認識時間
兩歲之前的孩子心目中的時間常以日常生活來表達,如早點以後、午睡以後或晚飯後等。日常生活規律的孩子認識時間容易些,兩歲以後的孩子對鍾表開始感興趣,因為大人常說時間,並且經常看鍾表。早上起床時讓寶寶看鍾,看看鍾的長短針位置,較易記住的是6點,長短針在中間成一直線,把鍾分成兩個半圓形;中午吃飯時長短針都重疊在一起,是12點;吃晚飯時同起床時一樣鍾走到6點;睡覺時短針走到9點,好像從圓圓的蛋糕上切下一塊。如果孩子已經認識數字,就不但會按針的形狀看,也會讀出針所指的數字,說出幾點鍾,暫時不必學認長針,最多學認指12時是整點,指6時是半點。多數孩子由於不理解而記不住,不必勉強。孩子生活有規律有利於學認時間。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容易守時,利用時間更為有效。
◎擴展寶寶的認知範圍
認多種顏色,強化寶寶對顏色的辨別能力,可以從衣服的顏色認起,媽媽的衣服有粉紅色、紫色、橙紅色;爸爸的衣服有棕色和灰色,加上以前學過的紅、黑、白、黃、綠、藍,現在寶寶可以認出10種顏色。帶寶寶到公園玩,從花草樹木和遊人的衣服複習這10種顏色,使寶寶能隨口說出顏色的名稱。有些顏色是在兩者之間,如粉紅接近紫色可稱為粉紫色,在紅色和橙色之間稱橘紅色,在綠色與灰色之間稱灰綠色等。使寶寶能準確辨別,又會用詞語表達出來。
學認10以上的數字。用塑料數字或在紙卡上寫數字,先將1擺在左側,將其他數字隨便擺在右側,如1和2在一起念十二;1和4在一起念十四;1和6在一起念十六等。
讓寶寶自己擺,然後自己念,看寶寶是否念得對。再把2擺在左側,任選數字放在右側,如2和3念二十三;2和5念二十五;2和9念二十九等。寶寶自己隨便擺,自己念。
如果寶寶念對了應馬上稱讚“寶寶真棒”,使寶寶增強自信。把3擺在左側,將其他數字任意放在右側,這次讓寶寶猜應當怎樣念。如果寶寶猜對了,一定要大加讚揚“寶寶真聰明”,抱起來親親。如果寶寶說不出,大人可以告訴他,再讓寶寶自己擺,自己讀出。如果寶寶心不在焉,表示寶寶累了,應帶他到外麵走走或者唱唱歌,換換心情,不要逼著寶寶學習。
有些寶寶會學得很快,有的寶寶較難接受。對於不喜歡認數字的寶寶,可以用擺花生或擺糖果的方法讓他學認,先把5個排上一行,另一行也擺5個,請寶寶先數一下,然後把兩行合並成一排,再多擺一個告訴他是十一。讓寶寶再取一個擺在旁邊,說“十二”,用擺食物的方法先練習,再學擺數字就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