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父母要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1 / 1)

在研究生考試的南京大學考點,有位女生進入考場後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本來這很簡單,隻要向監考人員詢問,馬上就可以解決。然而她“沒有想到”這一點,而是跑回家裏請爸爸媽媽幫忙!

等她父母趕到時,時間已經11點鍾,考試已經結束。

這樣的事例雖然屬於極個別,但從一個側麵反映出這樣的事實:雖然貴為“準研究生”,可是其自身素質實在不能令人恭維。

重視早期教育,開發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學習成績優秀,升入一流的學校,拿到更高的文憑,進入“上流”社會,給家庭帶來榮譽,是中國城市家庭教育共同的追求與目標,也是中國城市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通過有關方麵的調查顯示,我國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點。

①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高。多數家長表示自己未來生活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發展。這種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與西方國家那種培養獨立的人,親子之間非依附而獨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

②在中國,父母普遍存在重學習輕個性的傾向。較少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感、個性和人際交往。

③重視學習結果,輕視學習過程,注重名次和分數,輕視對孩子學習活動的指導,忽視導致結果的過程性原因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普遍特點,這就導致家庭教育的簡單化傾向。

④多數中國父母堅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兒,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沒有快樂可言,要使其努力學習必須不斷施加壓力。這一教育理念導致普遍的教育高壓,導致對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視,學習過程成了一個“苦其心智”的過程。

⑤多數家長認為孩子看電視、玩遊戲、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都是玩樂,而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在他們看來,“接受式學習”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⑥在道德教育上,多數家長主要是教育孩子對父母要有孝心,對人有禮貌,為人處世做到“不吃虧”。但在誠信、友愛、尊重、平等、社會使命感等方麵的教育嚴重不足。

家庭實施素質教育有多方麵。我們建議父母不妨努力地讓孩子多掌握一項技能。

琴棋書畫對於孩子的成才,提高孩子的素質是很有益的,可是有這方麵天賦的孩子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孩子長大以後都隻是普通的勞動者。對於一般的孩子來說,除了要學習好以外,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學習一項技能,培養他們的特長興趣,他們可以當木匠,也可以到餐廳裏學著當個大師傅,既可以當個電工技師,也可以建個塑料大棚當個農藝師。生活的道路寬而又廣,隻要我們長著一雙勤勞的雙手,就能創造美好的生活。給父母的建議:

(1)注重培養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

父母要把綜合素質的觀念在孩子心靈中滲透。在這種滲透中,要注意全麵發展孩子的能力,不能隻是一個“分數”的高手、生活的低能人。

(2)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素質教育不是學校的專利,家庭也是素質教育的課堂。

培養孩子不僅僅具備優秀的學業知識,還要具備對各種複雜環境的應對能力。我們不希望下一代一方麵是優秀的學者,而另一方麵卻是不會削土豆皮、也不會釘紐扣、更不會煮麵條的精神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