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孩子的好心態比好成績更重要(1)(1 / 3)

父母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不能為了孩子有個好成績而人為地給孩子製造壓力和緊張,否則隻會使孩子身心疲憊、厭倦學習,甚至對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

1別隻重成績而忽略孩子好心態的培養

近年來,不時看到孩子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自殺的新聞報道。孩子不良的心態和脆弱的心靈令很多父母擔憂,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許多父母又不自覺地要求孩子的成績。

一位母親要求女兒上一年級的時候,語文和數學都必須考95分以上,女兒上初一的時候,她要求女兒每次考試必須進入班級前三名,之後她又要求女兒考取重點中學的重點班……這位母親一味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殊不知,會給孩子製造過多的心理壓力,最終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教育孩子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根本,這就需要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而不能以“分數”為標準。否則,孩子隻會淪落為學習的機器。

生活中,有些父母對孩子抱有太高的期望,對孩子管得太嚴格,他們希望孩子在學習中考高分、興趣愛好更加廣泛,父母的這些願望使孩子的童年不再輕鬆。孩子為了考得父母滿意的分數埋頭苦學,他們因此失去了自由玩耍的時間,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少了許多快樂。

那天,宋林從老師手裏接過數學試卷,一看,58分。他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緊張地靠在門邊,眼睛盯著自己的腳尖說:“媽媽,我隻考了58分。”

啪!一記耳光重重地扇在宋林的臉上,媽媽的眼睛瞪得圓圓的,她左手叉腰,右手抓起一隻拖鞋,照著宋林的屁股就是一下,嘴裏還說:“你真是個不爭氣的東西,我辛辛苦苦養你、送你上學,你竟然考了個58分,我看你是不打不成才……”

吃飯的時候,宋林一直低垂著腦袋,晚飯結束,媽媽對著他大叫:“不爭氣的,馬上去洗碗!”接著又說:“不爭氣的,還不去掃地!”

幾天後,宋林的語文考了100分,他哼著小曲快活地像個小鳥進了家門,“媽媽,我考了100分,你看我的試卷!”叭!一個響亮的吻印在宋林的臉上。媽媽的濃眉大眼眯成了一條縫,額上的皺紋舒展了許多,她抱著宋林,嘴裏說道:“哈哈哈……我的兒子真聰明。”

午飯是媽媽給宋林做的豬肉、魚湯……宋林高興地吃著。吃完飯後,宋林很自覺地準備收拾碗筷,媽媽趕緊說:“別,碗不要洗了,油星子會濺到你衣服上的……”宋林又準備掃地,媽媽趕緊說:“別,灰塵太多了,地不要掃了……”

孩子沒考好,父母非打即罵;孩子考得好,父母就給孩子褒獎。這一失落一高興之間,孩子自然會變得喜怒無常,他怎麼能有好心態呢?

我們不否認孩子成績的重要性,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心態比成績更重要。那是因為好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成績,正如我們做事一樣,有良好的心態後才更有可能把事情做細做好做精。因此,好成績是好心態的反映,好心態決定好成績。

孩子健康快樂地玩耍、樂觀自信地學習、謙虛積極地好問,都是孩子取得好成績所必不可少的條件。如果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類拔萃,能夠有出息,那麼就應該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

在同學們中,俞凱平是個小有名氣的“昆蟲學家”。他知道許多稀有昆蟲的名字,而且他親手采集製作的螳螂、蝴蝶等多種昆蟲標本非常專業、地道,不僅讓同齡孩子感到自愧不如,甚至連成人都驚歎不已。

小時候,俞凱平就喜歡小動物,日常生活中他總是從捉蟲子、養蟲子和觀察蟲子等活動中尋找樂趣。他的爸爸媽媽非常支持孩子的這一興趣,而且在假期還經常帶他到郊外尋找蟲子,教他如何收藏並查找、搜集有關資料。而對於俞凱平的學習成績,父母並沒有太多的要求。隨著不斷的積累,俞凱平對昆蟲的興趣更濃厚了,他發誓長大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昆蟲學家。帶著這個夢想,俞凱平的童年生活過得輕鬆、快樂,而且他也能主動學習。

要想讓孩子將來幹出一番成績,就必須讓孩子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因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編織夢想,建立友誼,培養興趣,磨煉毅力,堅定信心和享受快樂的過程,成長包含了孩子多種素質的提高,而不單單是學習成績。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現孩子的興趣並培養孩子追求興趣的熱情,可以使孩子快樂地成長。有一個孩子是班裏的語文課代表,她對語文很感興趣,當她發現班裏有的同學不喜歡語文時,特意找來一些課外讀物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目的是喚起大家對語文的好感,從而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在這一舉動中,這個孩子樂於助人的精神和責任感得到很好的體現,這都是孩子成長和成才必備的素質,這也是分數所不能取代的。

孩子成長應該伴有歡聲笑語,他們的童年應該是幸福的、難忘的。這就要求父母應當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而不是片麵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給孩子製造太多的緊張和壓力。

2孩子太聽話更容易患“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