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寺廟如此之大,就是找不到那錢袋子也極有可能,而那偷盜之人完全可以今後隨便找個時間來取錢袋子的。
該怎麼辦呢?李秋覺得自己如今是個法吏,見到這事情也不能不管。
他思索了一會兒,突然想出一個計策來,心想,試一試也好!
隻見他對著張彬說了幾句,那張彬按照他說的去辦事去了。
然後他與蔣鵬鑽進人群當中,隨即他讓眾人停止爭吵,大聲說道:“你等都住口,待我來判案!”
他這麼一說,那些人都看著他。那失主是一位五十歲的老者,隻見其問道:“這位郎君是何人?為何敢說判案?”
未等李秋發言,旁邊蔣鵬搶先說道:“老丈,此乃是節度使推官署李典事,你把情況給李典事說說吧!”
眾人一聽,不覺肅然起敬,來了衙門的人就好辦了。雖然李秋是個小吏,不過在眾多的百姓看來,那可是“大得很的官”。
隻見那老者給李秋行了禮,然後把整個案情簡單敘述了一下。
其實案情很簡單,就是來往上香得的人很多,有人趁他磕頭的機會,把他的錢袋子割斷偷走了,裏麵有五兩多碎銀和百多枚銅錢!
當時這十幾人都在佛堂內,都是可疑之人,別無他人。
李秋聽罷,點點頭,說道:“我剛才與本寺的住持聊過,他說這寺廟裏麵的大鍾很有靈性,可以辨別誰是偷盜者,走,隨我去那大鍾處!”
眾人一聽,都跟他來到後院鍾樓,隻見蔣鵬與幾個和尚站在鍾樓門口,看見那大鍾已經被一塊大布罩著。
李秋對那十幾個人說道:“你等隨我過去,每個人都要用手摸一下大鍾,隻要是誰偷了錢袋子,那鍾就會發出細小的聲音,向我提示誰是偷盜之人!”
隨後,他就讓眾人跟著他來到大鍾旁,然後按照先後順序,每個人都進去摸一下大鍾。
他則把耳朵貼近那大鍾,仔細聆聽起來!
待那十幾個人都摸完大鍾,眾人也並未聽見鍾響,不過,有人想,莫非隻有這李典事聽得見?
圍觀者當中,有一位四十多歲的華衣男子,他帶著兩名隨從。
隻見一位侍者問那華衣男子:“王公,這位李典事說的可是真的?難道這大鍾真的可以發出聲音,辨別惡人?”
隻見那男子眉頭緊鎖,輕輕說道:“休要多言,先看看再說!”
這時,但見李秋讓那十三人排成一排,然後說道:“我已經從剛才大鍾發出的聲音當中,辨別出了誰是小偷!你等趕快把雙手攤開!”
這些人不敢不遵命,都把雙手攤開。李秋掃了一眼,不覺大喜,果然成功了。
隻見一位二十餘歲的瘦小男子一看他人的雙手,再看看自己的手,立即嚇得麵如死灰,知道上當受騙了,趕緊跪在地上磕頭:“求官爺饒命,小人願招……”
原來,李秋讓人在大鍾上塗滿了黑色的鍋灰,那沒有偷東西的人,當然敢摸那大鍾,不過那真正的小偷心裏有鬼,怕暴露,所以沒有敢摸鍾。
這樣,隻要手上沒有漆黑的炭灰,肯定就是小偷無疑。
李秋一看,搖搖頭,指著地上那人對著眾人說道:“這人就是偷盜者!”
圍觀的百姓一聽,對李秋敬佩異常,不過轉眼間又對那小偷無不切齒痛恨,有七八個人就湧上來要打那小偷,不過卻被張彬和蔣鵬給攔住了,張彬說道:
“你等不得如此,我們將讓寺裏的和尚與裏正送他進監牢,不可濫行私刑!”
那圍觀的華衣中年男子早已經明白了一切,微笑著點點頭。
旁邊的侍者也看明白了,說道:“王公,這李典事果然多智,怪不得他能夠輕易將那宋文案翻案呢!”
那姓王的男子說道:“嗯,此人的確不凡,倒是個幹吏!走,我倒要會會他,看他是否願跟隨我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