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這稱呼挺親密麼?說起來,你好像和我們的準女皇陛下有過一段同居時代哦,那昨天一整天你消失不見,是到哪裏去了?不會是去重溫舊夢了吧?”川神秀本來是調侃盧直的,但說著說著,越來越覺得像有什麼事似的,臉色也變得八卦起來,分分鍾變了畫風。
盧直對於這位最近心情不錯,也喜歡開起玩笑的主帥大人算是服了:“別亂想了,昨天是真的有點事要去辦而已,對了,你公布的科舉和議會兩條議案,雖然目前在京的諸侯們有很多表示了支持,可地方上的諸侯更多,他們之中的分化會更大,一個搞不好,你可別被清君側了啊。”
川神秀嘖了一聲,這到也是個問題。
杯酒釋兵權後,隨同北地聯軍一同進京的諸侯大多數被留在了耀京,其領地、軍隊等實質性力量正在被中央接收之中,所以,他們就算有不滿,能造成的損害是有限的,一旦有異動,還容易招來鎮壓。
尤其是京畿諸侯,離耀京近在咫尺,又最為軟弱,已經收編得差不多了,耀京的命令已經通達京畿,這些隻剩下了些許私兵親隨的諸侯更是鬧不出大花樣。
京中的傳統士族門閥權貴們更是不堪,雖然這些人還占據著中央朝廷大部分高位,可是,也隻剩下一等貴族的身份,實力什麼的,在百年動亂中早就消磨得差不多了,堪稱坐吃山空的典範。
至於其他耀京、京畿附近的豪門大戶,大多屬於寒門,科舉的決定實施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利好,都是川神秀為首的耀朝新中央班子的支持者。
民眾們也大抵如此,麵對給了他們子孫後代另外一條前途的川神秀,都已經對她感恩戴德,立長生牌位了。
真正的變數,還是在那些觀望中的外地藩鎮、地方諸侯們,這批人大體上有五個部分。
一部分是北地諸侯,包括九邊五關、北方平原、南山丘陵範圍內,在這次川神秀進京中不曾響應,按兵不動的諸侯,不過,這批人問題不大,因為一路上有實力的諸侯大多數已經在耀京城當寓翁了。
一部分是京畿諸侯的殘餘,這批殘餘主要是正在被打得節節敗退的公孫家,眼看著就要完全覆亡了,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一部分是西部、西南邊陲的諸侯們,這批人山高皇帝遠,很多還是當地部族、原住民的酋長、土司之類,在耀朝盛世時期都有些不聽話,現在更是藐視中央權威,可以確定,以後是必定要用武力將之平定的,這些諸侯自己也有數,所以不會鳥川神秀重建的朝堂命令,卻也無力攻過來,暫時可以忽略。
不過,南方諸侯和東部諸侯卻都是大問題,這兩塊地方都是耀朝膏腴之地,有著極好的經濟基礎,更是有著極好的辦學、求學風氣,人才鼎盛,那些諸侯可謂兵精糧足,人才濟濟,真要挑事情,還真是一件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