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客棧內的人們本來被踹門一般的響聲嚇了一跳,可看過去發現,是一個穿著很多補丁書生服的年輕人,就放下心來,更何況這年輕他們大多認識,不正是還在大堂中間講述著最近的京城故事,從食客們手中賺點銅板的說書老者的兒子麼?
說起來,店家所說說書先生,說得根本不是話本傳奇之類故事,而是最近耀京城內發生的新鮮事,算是讓這些外地或鄉下來的客人們提前了解些京城資訊,幹得是新聞播報一類的活,而這活計麼,對於信息的掌握很有些要求,看來這位老說書人的兒子就是他的消息源了。
隻不過,這會兒老說書人正將耀京新聞講得唾沫橫飛,很是勾起了幾名外地客商的興趣,眼前就要拿到賞錢了,卻被自家兒子打斷,不由板起了臉:“你不是待在耀京城裏的麼?怎麼這麼晚跑到這兒來了?”
年輕人喘著氣,上前拉住自家老爹的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爹,我等不及明天了,趁著城門還沒關的時候趕緊往這兒趕的。”
老說書人到底是關心自己兒子的,不動聲色地推了一杯茶過去:“再好的消息能比川神秀大人進京更好?還是先喝點水吧,看你這樣兒,跑著來的吧?”
年輕人也的確是渴了,咕嚕咕嚕立馬喝了個幹淨,一臉舒爽的表情:“這消息值得我跑過來,要是抓住了,爹,咱們家就發達了!”
這會兒那幾個之前聽老說書人講新聞的外地客商也挪了過來,想聽聽耀京城裏又發生了什麼,會不會有自己的機會,聽到年輕人說到“會發達”,更是心中癢癢。
一個顯然是帶頭的客商拍了十幾個銅板到老說書人麵前,迫不及待地說道:“老丈,又有新的耀京見聞了?也說給我們聽聽唄?要是有趣,那是大大的有賞啊!”
老說書人看到銅錢,眼睛一亮,一抹手,已經不見了它們的蹤影:“好說,好說,客官真是太客氣了,兒啊,你既然來了,那就說給這幾位客官聽聽吧。”
年輕人咽了口口水,這些銅錢不多,但也夠爺兒倆對付兩天了,他到也覺得滿足,朝客商們拱拱手:“幾位仗義!”
客商們一個個說著好說,也讓櫃台那邊的掌櫃聽到了動靜,往這邊湊了過來,想看看有沒有什麼熱鬧,盧直當然也是豎起了耳朵,不知道自己隻是出去了一天,這耀京城就生了什麼大新聞。
然後就見年輕人朝耀京城拱了拱手,有些激動地說道:“大家都知道,台甫入京,鼎故革新,以杯酒釋了各路諸侯兵權,以強令約束了如狼似虎的軍士,以仁政安撫滿城百姓,真真是仁心仁德,萬眾歸心!”
所謂台甫,是一種對輔政大臣的尊稱,這年輕人所指,自然是川神秀,隻是這番說辭用得褒美太多,難免有馬屁之嫌,若是以往,必定有人暗自腹誹,給他扣個屁精名頭。
隻是川神秀入京後,各種施政方略的確造福了許多人,在場民眾居然沒有一個露出反感神色,反而發自內心地朝耀京方向拱拱手,權當向她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