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三觀衝擊之二(2 / 2)

“家園”並不是烏托邦,物資短缺,生活條件艱苦,時空災害頻繁,時刻麵臨著種種危險,都讓幸存者們壓力巨大,隨著“盧直”逐漸成長,他也開始成為承擔這種壓力的一員,和其他人一樣,學習各種知識,努力工作,在遊戲等娛樂活動中放鬆自己,在夢中想象曾經故鄉是何等美好……

總體來說,他的人生經曆乏善可陳,平凡而枯燥。

直到他一百歲,脫離“少年”時代,進入“青年”時代的時候,終於不平凡了一把,他成功勝過數以萬計的參考者,通過了招募考核,加入艦隊一項研究計劃,成為該計劃的正式研究員。

也正是加入了這個研究計劃,他才知道,艦隊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如果再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再過個千八百年,大家就都要葬身混沌漩渦了,為此,決策層終於顧不得保密措施,而將所有有一定能力水平的人招募進來,共同參與研究,想要加快計劃進度。

根據記憶顯示,“盧直”得知真相的時候是恐懼的,雖然“家園”的人們,在平均壽命上已經不像雲漢域完好時那麼高壽,活個兩三千年卻是正常,如果他被告知的消息是真的,那麼,當他“中年”的時候,大約就能見證艦隊的徹底毀滅了。

這顯然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和他的同事們在研究中竭盡全力,試圖改變這可怕的未來。

最終,時空之流災害應對最終庇護所係統被研發了出來,這一係統采取了類似混沌中法則生成、世界起源的原理,研究員們試圖借助類似原理,用人工的方式為“家園”艦隊構築一層秩序法則保護屏障,這層屏障能夠無限接近世界屏障,也就如同讓“家園”艦隊本身成為類似獨立世界的存在,進而讓接近極限的艦隊繼續生存下去,甚至能撐過混沌漩渦,進而尋找到新世界,重建家園也說不定。

問題在於,係統雖然研究完成,卻極度缺乏能源,艦隊生存至今,早已儲備見底,窮途末路,最終,有人大膽提出了生體電池的構想。

有人開了頭,自然就有人進行完善,諸如虛擬世界的構建,生體電池精神狀態的穩固,營養物質循環係統的建立等等配套建議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提出。

雖然“盧直”有些反感這種構想,但想到此時客觀情況,最終還是投了讚成票,研究項目組立刻就此,以時空之流災害應對最終庇護所係統為核心,對其配套係統進行了補完。

等一切完工,“家園”的人們也在生死麵前選擇了同意這一計劃,包括“盧直”在內,絕大多數人都進入了生體池,進入沉眠狀態。

隻有少數人作為整套係統的維護者,將保持清醒,如果這些清醒者出現意外,係統會自動喚醒另外一批沉眠者進行維護。

這些被選出來的維護人員,被稱為“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