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2 / 3)

“你一沒娶媳婦,二沒蓋房子,他們怎麼好意思跟你平攤?”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窮成這樣,也就沒有媒人敢給提親了。這幾年我在外麵幹建築,已經還清了一部分債,可是那所破的不成樣子的老房子一時還沒有能力翻蓋。妹妹怕我打一輩子光棍,就提出給我換親。起初我是不同意來著,後來禁不住家人勸說,也是我自己的私心占了上風吧,就答應了。像我這種拿妹妹換媳婦的人,你會不會看不起?”

“怎麼會呢,但凡是有別的法子,誰也不願意走這一步。”

“我對小蓮(盧大康妹妹)的虧欠,真是一輩子也彌補不了……”

“你也別壓力過大,那樣就把你妹妹的心意給辜負了。為了自己的兄弟能有一個家,老了不至於沒人管、沒人問,做姐妹的,情願委屈自己……”

……

通過這番深入交談,林雪梅感到心裏敞亮了許多。“平時忙活慣了,乍一閑下來是不是覺得有點難受啊?”她用對老相識說話的口吻跟盧大康說道。

“嗯。”盧大康笑著點頭。

“那我給你找點活兒幹。去幫我把雞殺了吧,我還得用它來招待你呢。”

於是,“借客殺雞”這一俗語,在這裏又多出一層意思。

……

按照當地風俗,女方回拜婆家時要有一位家人陪同前往,一般情況下,陪同者或是叔、伯,舅,或是兄、弟。正月初六,林雪梅由堂哥陪著去婆家探望。

盧大康的家當是兩小間破落不堪的土牆草頂北屋,及一間更加低矮的小東屋。

林雪梅與小她幾個月的小姑子小蓮一見如故,因而對這個陌生的地方少了幾分別扭。

跟各家各戶一樣,女人們備好宴席便退到一旁,由男人們陪著客人吃喝;就連林雪梅這種初上婆家門的角色,也不能入席。這一事例說明什麼?九十年代的前奏,在農村男尊女卑現象依然嚴重?抑或貧窮所致?想來二者兼而有之。

趁這個閑空,小蓮拉著林雪梅躲進那口小東屋說話。這口空間逼仄的東屋是小蓮的閨房兼貯糧室。

兩人並排著坐在炕沿上。

“雪梅姐,你是不是覺得我哥人長的粗枝大葉,頭腦也機靈不到哪裏吧?”小蓮問。

林雪梅笑了笑,“有那麼點兒。”

“我要是說,他是他們建築隊的能工巧匠,你肯定不信哦?!”

林雪梅隻是笑笑沒表態。

“你要是不信還真就錯了!他們隊長可賞識他了!真的!我沒替他吹,他是外粗內秀的那種人!”

“他替自己吹的吧?”

“你這麼想可就冤枉他了!他從來不跟我說工作上的事兒,這些都是大平告訴我的,大平是他的一個隊友。”

“我說著玩兒的,瞧把你急的。”

小蓮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就是想早點讓你知道他的優點。大平還偷著和我說,每年年底發工錢,我哥都會從等著還債的工錢裏拿出一點來存銀行。你知道他為啥這麼做?是攢著將來給我置辦嫁妝用的,他說他要讓我和別的姑娘一樣體麵的出嫁。”

“嗯,這哥哥當的還不錯。”頓了頓,林雪梅問道“——李家莊的還行吧?”李家莊是小蓮婆家的村子。

小蓮遲疑一下,說道:“還行吧。我初四去的。雪剛那位沒來?”

“嗯。年前捎信來不讓去看望,說是為了省事。”

“別是……”

林雪梅明白小蓮擔心什麼,歎了一口氣說道:“走一步說一步吧。”為轉移話題,她拿起高腳凳上擱著的一件未織完的毛衣來看,“花樣這麼複雜,不好織吧?”

“不算難織。”

“你哥哥的?”